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增多,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多,从而引起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人们开始注意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当前,中国已经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在201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创造新高,总量已经高达361亿吨,其中,中国排放二氧化碳达到100亿吨,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和,占世界总排放量近三分之一,并且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首次超过欧洲国家。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因素。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来实现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其中,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非常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基于扩展STIRPAT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提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当前内外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简短的介绍,然后国内外学者有关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其他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本文创新、不足之处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参考《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书中提供的公式,计算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对我国各省碳排放量和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对STIRP AT扩展模型和空间计量理论中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权重构建进行简单介绍。第四章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首先利用全局自相关分析和自相关分析,来说明我国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口年龄结构是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使用基于扩展STIRPAT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第五章主要针对上一个章的实证结果进行归纳,得出主要结论,并根据相应的结论提出有关减少碳排放量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说明中国不同省二氧化碳排放在地域空间上存在分布特征;第二,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使得本文的结论更加可靠,信息更丰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准确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没有全面考虑人口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参考《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报告提供方法,将能源消费量具体分为8类,并没有包括水泥、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本文考虑的人口因素只有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数量、城镇化、人均收入,并没有考虑电力消费、家庭规模等其他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研究中可进一步研究其他人口因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作用,从而更全面深入研究人口结构对于碳排放的作用,为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更加具有指导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