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8对吗啡戒断大鼠不同脑区μ阿片受体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祸害,毒品在全球范围的泛滥严重地危害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滥用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的人数持续增长,并且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比例急剧上升。毒品的泛滥遗害无穷。阿片类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是由于长期的药物滥用使相关脑神经元对其产生适应性,使机体形成一种成瘾状态。这种适应过程及行为表现具有明显的时程相关性和脑区特异性。因此,目前的研究重点已转移到不同脑区在吗啡成瘾中的作用,如大脑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海马(hippocampus, Hip)等,依靠与中脑多巴胺系统的纤维联系共同参与药物精神依赖的形成。在阿片成瘾这种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变化过程中,存在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是存在于体内多个系统的一种神经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着广泛分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CCK-8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内源性抗阿片肽类物质。阿片类物质滥用引起细胞的适应性改变包括阿片受体下调、内化、与G蛋白脱偶联以及环磷酸腺苷信号(cAMP)系统的上调和超敏等,这种快速的受体及受体后调节过程在阿片成瘾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CCK通过和靶细胞表面的CCK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CCK1和CCK2两种亚型,且主要通过CCK2受体起作用,可参与疼痛、焦虑等情绪调节和记忆等过程。实验研究表明,CCK受体拮抗剂不但能针对戒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而且有防止复吸的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以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及急性催促戒断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腹腔和侧脑室注射两种给药途径,观察CCK-8、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的影响,并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技术测定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尾壳核(caudate putamen, CPu)、海马(hippocampus, Hip)μ阿片受体的结合特征,以探讨CCK-8及CCK受体拮抗剂与μ阿片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为CCK-8在戒毒方面的应用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研究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10g按照吗啡剂量递增法(10、20、30、40、50mg·kg-1)皮下注射吗啡5天,每日2次(8:00, 20:00),第6天8:00给予吗啡(50mg·kg-1)后两小时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1)急性催促戒断,建立吗啡依赖及戒断模型。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技术观察前额叶皮质、尾壳核、海马中μ阿片受体结合特征的变化。为观察CCK-8及CCK1受体拮抗剂L-364,718,CCK2受体拮抗剂LY-288,513对吗啡戒断大鼠的影响,研究采用腹腔注射及侧脑室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在每次给予吗啡前30min注射CCK-8(50μg·kg-1, i.p. ; 0.1μg/rat, i.c.v)、L-364,718(1mg·kg-1, i.p. ; 1μg/rat, i.c.v)、LY-288,513 (1mg·kg-1, i.p. ; 1μg/rat, i.c.v)进行慢性干预;或在纳洛酮催促戒断前30min给予CCK-8 (100μg·kg-1, i.p. ; 1μg/rat, i.c.v)、L-364,718 (5mg·kg-1, i.p. ; 10μg/rat, i.c.v)、LY-288,513 (5mg·kg-1, i.p. ; 10μg/rat, i.c.v)进行急性干预,末次注射吗啡2小时后均给予纳洛酮(5mg·kg-1)催促戒断,观察吗啡戒断症状。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组间比较用最小显著差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技术测定大鼠海马μ阿片受体结合特征的方法优化实验选取蛋白浓度1mg·ml-1、[3H]DAMGO 0.5 nmol·L-1 8nmol·L-1 5个浓度点、非标记配基DAMGO浓度5μmol·L-1、4℃孵育过夜作为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的主要条件,建立了一套经济、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法。2大鼠吗啡依赖及催促戒断模型的建立及CCK-8、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到齿颤、湿狗样抖动、腹泻、流泪、流涎、跳跃、体重明显下降等戒断症状,成功建立了吗啡依赖及催促戒断模型。通过腹腔和侧脑室两种给药方式研究CCK-8及CCK1R和CCK2R高选择性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发现CCK-8、L-364,718、LY-288,513慢性干预均不同程度的减轻了纳洛酮引起的急性催促戒断症状;戒断前给予急性干预时,发现L-364,718、LY-288,513也减轻了催促戒断症状,但是腹腔注射CCK-8却未观察到较明显的作用,而侧脑室注射CCK-8加重了戒断症状。3 CCK-8、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额叶皮质、尾壳核、海马μ阿片受体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我们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技术检测了各组大鼠额叶皮质、尾壳核、海马中μ阿片受体Bmax及Kd值的变化,以反映μ阿片受体的表达及活性。发现在慢性吗啡作用下,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尾壳核μ阿片受体Bmax值无明显变化(P>0.05),仅Kd值升高(P<0.01);而额叶皮质、海马μ阿片受体Bmax值明显下降(P<0.01)Kd值升高(P<0.01)。纳洛酮催促戒断后,与吗啡依赖组相比,额叶皮质、尾壳核μ阿片受体Bmax值增加(P<0.01),Kd值降低(P<0.01);而海马μ阿片受体Bmax值无明显变化(P>0.05),仅Kd值降低(P<0.01)。CCK-8、L-364,718、LY-288,513慢性干预对额叶皮质μ阿片受体的Bmax值和Kd值、尾壳核μ阿片受体的Bmax值、海马μ阿片受体Kd值均无明显影响,与戒断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尾壳核μ阿片受体Kd值、海马μ阿片受体Bmax值升高,与戒断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 or P<0.05),其作用程度为:腹腔注射LY-288,513>L-364,718>CCK-8,侧脑室注射LY-288,513>CCK-8>L-364,718。CCK-8、L-364,718、LY-288,513急性干预对额叶皮质μ阿片受体的Bmax值和Kd值、尾壳核μ阿片受体的Bmax值、海马μ阿片受体Kd值均无明显影响,与戒断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364,718、LY-288,513后使尾壳核μ阿片受体Kd值、海马μ阿片受体Bmax值升高(P<0.01 or P<0.05),并且L-364,718的作用明显低于LY-288,513;但是侧脑室注射CCK-8使尾壳核μ阿片受体Kd值、海马μ阿片受体Bmax值降低(P<0.01),而腹腔注射CCK-8干预后海马μ阿片受体Bmax值及尾壳核Kd值无明显变化,与戒断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建立了一套安全、经济、可靠的实验条件,为检测大鼠脑组织μ阿片受体奠定方法学基础。2证实了CCK-8、L-364,718、LY-288,513慢性干预均不同程度的减轻了纳洛酮引起的急性催促戒断症状;戒断前给予急性干预时,发现L-364,718、LY-288,513也减轻了催促戒断症状,但是腹腔注射CCK-8却未观察到较明显的作用,而侧脑室注射CCK-8加重了戒断症状。且上述作用可通过调节μ阿片受体来实现,且具有明显的脑区特异性。
其他文献
总结了应用一次性吸痰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了引流时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及拔管的护理。认为一次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四川攀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石榴新品种引育研究岗位于2010年成功引种突尼斯软籽石榴在攀西地区推广种植,经多年试验观察,该品种表现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籽粒极软,果实外观
《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之下的一个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课标”特别强
本文提出,在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中,传统媒体要坚持内容为根本,经营为中心,在做好"内容+"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经营+",这样才能坚守住舆论阵地,在广告经营下行之中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真
为探究不同角度层理下页岩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通过对不同角度层理龙马溪组页岩的巴西劈裂试验、声发射测试以及3DEC数值模拟研究,对页岩破坏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电子工程中对于自动化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并且将智能技术同当前的自动化控制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从而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要求,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工作任务的完成。方法通过建立布局合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管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