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落后,导致发育缓慢,学习成绩差。有鉴于此,中央财政先后拨款160亿元用于解决2600万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经费不足,而希望厨房、桂馨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公益组织项目为我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于2011年开始实施。本文首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做出了概念界定:各级政府、各类基金以及社会大众为解决农村、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住校)期间的营养问题,专项拨款、特设专项资金、自发募捐资金;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促进骨骼和大脑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生产单位根据营养膳食和平衡膳食的要求,以HACCP体系为依托;购买食物,合理搭配,向学生提供干净、卫生、安全、营养的餐点都可以称之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营养餐自开餐以来,解决了许多农村地区学生的温饱问题,使很多学生从此不用饿着肚子上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某些地区还摸索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营养餐开餐经验。然而,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在开办营养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很多教师缺乏营养观念,不知道如何给学生灌输营养知识;各地频繁出现的食物浪费、食物中毒现象;监管环节存在空白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先天不足,缺乏良好的经济、人文、自然环境;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营养餐由于刚起步,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时候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经验,并没有因地制宜。本文在最后介绍了日本、美国、印度等国营养餐的成功经验,并对比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确立我国的营养餐供餐法,二是划分营养餐的受众群体,三是确立营养餐的资金额度,四是营养餐膳食的合理搭配,五是开展食育教育,六是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七是重视NGO在营养餐开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