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研究中错误指的是外语和第二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错误。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比分析在受到一番轰轰烈烈的追捧之后,开始受到语言学家们的严厉批评。取而代之的是错误分析的出现。错误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尤其是教师和语言学家等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为什么学习会出现这种错误?哪些错误比较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这些错误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规律?学习者的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又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错误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可以为教学方法提供反思和研究的素材,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近年来中国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听说”能力,因此学习者的口语水平虽有明显提高,但真正代表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写作却被忽视了,导致写作能力成了中国学习者的弱项。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山东某大学理工科大三学生的148份作文为样本,对其中的错误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和分析,并试图找到其产生的原因。研究结论是:在所有确认错误中,词汇错误高居首位,尤其是由英语学习本身造成错误(intralingual or developmental errors)。按照原因分类后,数据表明引起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来自英语本身,证实了汉语并非是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只不过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给人总体感觉是汉语味道比较浓;小部分错误既不属于语际错误也不属于语内错误,可能是教学或教材等其他原因所致。根据学习者错误的分析讨论情况,本文为英语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词汇乃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考虑如何使词汇教学更加有效;备受争议的语法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研究表明学生在这方面比较薄弱,所以系统的语法教学不容忽略;在英语教学中把英汉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对比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促进英语学习;本文还提出适度教授翻译技巧并进行相关训练,可以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从汉语角度考虑而忽略英语自身表达方式的的生硬对译;最后提出应当布置阅读任务加大学习者的英语接触量和输入量,让学习者在自然的状态下去体会一种语言的使用,并且可以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语感。错误分析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当中的问题,因此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学习者错误的类别、性质、产生的原因来发现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反思实际教学中的误差和漏洞,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弱势训练。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英语写作及相关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某些实际的帮助和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