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纤维纺织品除异味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d_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炭纤维是指在纺丝过程中把超细甚至纳米级的竹炭粉末加入到纺丝流体中制成的新型纤维品种,采用竹炭纤维制成的织物拥有超强的吸附、除臭、吸湿排汗、抑菌防霉、蓄热保暖等功能和作用。本课题以竹炭纤维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竹炭纤维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重点研究了纤维性能、纱线性能、胶炭整理剂的配制工艺、织物的整理工艺、织物的除异味能力、织物服用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开发出了能充分体现其除异味性能特点的竹炭纤维除异味纺织品。选用的纱线为竹炭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细度为18.2tex,组分是50%的竹炭涤纶纤维和50%精梳棉。通过对竹炭纤维、混纺纱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竹炭纤维单纤强力较好,断裂伸长率较大;混纺纱条干均匀度较好,成纱质量较好,细节很少,粗节和棉结也较少;竹炭纤维混纺纱强力一般,断裂伸长率较小,断裂功较大;竹炭纤维混纺纱的毛羽较少,捻度不匀率较低,有利于织物的加工;竹炭纤维混纺纱的回潮率较低,耐酸碱性较好,有利于织物后整理的进行。使用该竹炭纤维混纺纱线,在电脑横机上开发出五种组织的针织物。阐述了织造工艺和编织要点,并对织物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竹炭纤维混纺线是适合开发针织面料的。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分析法对胶炭整理剂的配制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织物的载炭量作为衡量指标,得出胶炭整理剂配制的最优方案为A1B1C2D2,即聚醋酸乙烯乳液含量为12%,聚乙烯醇为0.8%,椰壳活性炭粉含量为20%,十二烷基硫酸钠与活性炭粉的比值为0.15,浸渍温度为40℃,浸渍时间为30min,浴比为1:25。采用一浸一轧法对各种组织织物进行后整理,再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洗涤20次,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照观察,证实水洗后经本整理剂整理的织物仍具有大量活性炭粉粘附在上面,织物具有除异味的功能。对活性炭吸附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以测试织物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来推测织物除异味的能力。自制密封实验箱,并对实验箱的密封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箱密封性良好。确定了甲醛快速检测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求出了甲醛吸收标准曲线。经胶炭整理剂整理过的织物其吸附率有明显的提升,且织物的吸附率随着织物载炭量的增加而提高。吸附能力最强的罗纹空气层组织,其吸附率最大可达到42%左右。织物载炭量在小于25%时,其吸附率随载炭量的增加而提升趋势都比较明显,当载炭量大于30%之后,吸附率随载炭量的增加而提升趋势趋于平缓。为了检验经过胶炭整理剂整理的纺织品是否改变其原有的织物性能,对整理前后五种组织织物的热湿舒适性、顶破强力、悬垂性、折皱回复性、缩水率等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胶炭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与未整理的织物相比,除了透气性受到较大影响外,其他各种服用性能变化均很小,不影响织物服用性能。因此,经过胶炭整理剂整理的竹炭纤维针织物基本上保持了其原有织物的风格和性能。
其他文献
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量率对应.一些分数应用题如果采用一般方法就难以找到基量率的对应关系.从而使解应用题变得复杂起来,但是,如果能认真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中的
我国在1995年8月29日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并自1995年10月1日起该法律正式生效。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有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黑龙江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也给黑龙江省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分析对比黑龙江省交通安全状况及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合理的交通
隧道施工现场监测是新奥法施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信息不仅能对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做出科学的判断;还为工程的优化设计、施工的安全保障及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
本文摒除了海峡两岸使用过久的词语资料,以近代词汇为背景数据,对较常见的两岸现代汉语词语应用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两岸现代汉语词语各自的现状、差异的具体表现、造成差异的主要
汽车客运站作为城市市政公共服务和公路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旅客流及其信息流的转换中心,是行业文明的窗口和行业管理的源头,对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客运市场,保障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
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成功经验。取得执政地位后,党和国家政权融为一体,党可以利用国家权力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时,就存在着党同人民群众分离的可能性。党
层间结合的优劣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若层间粘结不好,就会影响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削弱路面结构的整体抗力,降低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为使路面多层结构组合体系具有良
<正>1简介1.1背景知识:硬皮病的英文名称Scleroderma,是由希腊单词Skleros(硬的或硬结的)和Derma(皮肤)衍化而来的。希波格拉底首次用增厚的皮肤描述这种情形。CarloCurzi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