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颈动脉蹼是指起源于颈动脉分叉附近的动脉后壁并突入血管腔内的薄膜样组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少见病因,目前国内较少研究,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颈动脉蹼的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分别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就诊并行颈动脉CTA检查的连续性患者总共5943人。最终筛查出符合颈动脉蹼诊断的病例共3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些病例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32例颈动脉蹼患者(男18例,女14例)占总筛查总人数的0.54%。这32例颈动脉蹼患者的就诊原因为:头晕待查14例(34.75%);缺血性脑卒中8例(25.0%);脑出血2例(6.25%);晕厥待查2例(6.25%);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突发性耳聋、乏力待查、术前筛查、烟雾病术后复查,各1例(3.13%)。其中4例(12.5%)被诊断为症状性颈动脉蹼。治疗方面,其中1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理为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伴粘液变性,2例行支架植入术,其余29例内科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其中13例非症状性颈动脉蹼患者未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支架植入、颈动脉剥脱等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处理。采用电话或门诊就诊方式对入组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92±12.36月,随访期间均无脑卒中、死亡事件发生。结论CTA可有效地识别颈动脉蹼。相较于非洲及欧美人群,颈动脉蹼在中国人群中的检出率偏低。同时,非症状性颈动脉蹼患者临床预后良好。鉴于本研究样本量少、人群代表性欠佳等原因,本研究结果仍需要长时间、大样本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