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西亚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作为希腊化时代城市化运动所建诸城中的一个典型,其历史可以视为整个希腊化时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建于约公元前305年,城中既有希腊—马其顿人,也有巴比伦尼亚人,还有犹太人,它迅速发展成为希腊化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是东西方商路乃至以后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中心,也是希腊化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本文以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对塞琉西亚的历史演变及城市各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求对塞琉西亚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全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五章以及结语。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整体写作思路以及主要创新点,并对相关的史料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作了综合性的评述。  第一章交代了塞琉西亚城市的历史演变。简要地介绍了塞琉西亚从塞琉古一世建城到塞琉古王国统治时期与帕提亚统治前期的发展,以及帕提亚后期的衰落。第二章主要论述的是塞琉西亚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移民来源与民族构成的问题,进而探讨塞琉西亚的民族关系问题。第三章首先探讨了塞琉西亚的自治状况,突出塞琉西亚对希腊πολι(ζ)公民群体民主自治传统的继承,进而探查塞琉西亚在塞琉古王朝统治之下表面的都城地位的延续不变以及实际政治地位逐渐式微的过程,又分析了王朝对城市的监管,在分析帕提亚王朝统治时不仅关注王朝对塞琉西亚的“无为而治”,还注意到王朝对塞琉西亚的提防。第四章,主要谈到了塞琉西亚在商路上的作用以及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塞琉西亚城的典型希腊特征以及其中东西方文化因素的融合现象。在结语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塞琉西亚的主要历史地位。
其他文献
中国历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古代文化体系的总称1,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
崔述(1740-1816),字武承,号东壁,清代直隶大名府魏县人。其《考信录》等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外史学界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在梳理和审视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