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蛋白-1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囊蛋白-1(PC-1)是分布于细胞膜的一种跨膜蛋白,属于多囊蛋白家族,分布广泛,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中也有表达。PC-1的功能众多,可以与多种蛋白结合或相互作用,参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同时在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C-1在正常肾脏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DPKD与PC-1有着密切的关系,约85%的ADPKD的患者是由于PKD-1变异导致的PC-1表达或功能异常引起的。ADPKD还有一些其他系统的病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系统,主动脉夹层就是就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表明,主动脉中层的VSMC与夹层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层的VSMC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减少及表型改变。主动脉血管壁VSMC的表型改变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分子基础。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敲除小鼠的PC-1基因会导致小鼠主动脉壁产生壁间血肿等类似主动脉夹层前期的结构改变的情况。我们自己的前期研究也显示,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血管壁的PC-1的表达降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VSMC表型的改变关系密切,因此,我们通过本课题研究在观察夹层主动脉血管壁与正常血管壁PC-1表达差异的同时,设计了细胞实验,探索PC-1降低与VSMC表型改变的关系,同时研究这种以及这种关系的具体作用机制,及PC-1发挥这种作用具体作用位点。第一部分:PC-1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标本中表达情况的研究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血管壁与正常血管壁的PC-1表达差异方法:分别于术中采集主动脉夹层患者升主动脉血管壁及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血管壁各4例,分成AD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选取部分进行固定,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的形态;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壁中胶原蛋白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中PC-1的含量;RT-PCR检测两组PC-1的m RNA的表达。结果:(1)HE染色病理观察,AD组的主动脉壁三层结构不清晰,中层相对较薄,外膜相对增厚,中层分离,中层的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区域平滑肌细胞消失,箭头表示区域可见囊性坏死;(2)AD组主动脉血管壁的胶原蛋白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平滑肌细胞明显减少,大量的胶原蛋白沉积于平滑肌细胞之间;(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与AD组的主动脉血管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PC-1被染成棕黄色颗粒。可以看出,棕黄色的阳性颗粒主要聚集在中层VSMC的细胞浆内,对照组中层的VSMC细胞普遍染成黄色,,而AD组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4)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与AD组PC-1的m RNA表达不同,夹层组的PC-1的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表达量(p<0.05);(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C-1在对照组和AD组的主动脉血管壁组织中表达不同,AD组的PC-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血管壁PC-1的含量及m 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第二部分:PC-1表达下调对VSMC表型的影响目的:研究敲低PC1表达对体外VSMC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将购买的人VSMC细胞系进行培养,应用RNAi技术,转染干扰组的VSMC细胞,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的效果。再利用cck-8法检测两组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两组VSMC收缩型标志物含量及m RNA的变化。结果:(1)转染效果的检测,根据q RT-PCR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干扰组(LV-PC-kd组)与对照组相比,PC-1的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干扰效果良好。(2)细胞增殖的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对照组与干扰组的VSMC细胞增殖的变化。72小时后,干扰组VSMC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3)细胞周期的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与干扰组的VSMC细胞周期的变化。可以看出,干扰组的G0/G1期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而G2/M期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4)细胞转移能力的检测,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对照组与干扰组的VSMC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干扰组迁移到地膜的VSMC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图2-6),细胞计数的结果显示,干扰组的细胞转移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5)VSMC收缩型标志物的检测,平滑肌22α蛋白(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2(Alpha-Smooth Muscle Actin,ACTA2)、调宁蛋白1(Calponin 1,CNN1),是收缩型VSMC表达一些特异性的蛋白。RT-PCR结果显示,干扰组的SM22α、ACTA2、CNN1的m 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干扰组的SM22α、ACTA2、CNN1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1的表达降低可以引起人VSMC的表型向合成型转化。第三部分:PC-1引起VSMC表型改变的信号通路的研究目的:从与PC-1相关的常见通路着手,研究参与PC-1引起VSMC表型改变过程的信号途径。方法:将购买的人VSMC细胞系进行培养,分为两组,一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另外两组均应用RNAi技术,转染干扰组的VSMC细胞,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的效果。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检测两组细胞中通路蛋白p38、JNK、PI3K、ERK和MEK的磷酸化情况。再将干扰组的一部分VSMC细胞用抑制剂SCH772984处理。利用再利用cck-8法检测三组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VSMC收缩型标志物含量的变化。结果:(1)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了与PC-1相关的几条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p38,JNK and PI3K的磷酸化没有明显变化,而ERK和ME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Myc与Cyclin D1是MEK/ERK通路的下游蛋白,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的Myc与Cyclin D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2)细胞增殖能力的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Ctrl组、LV-PC1-kd+DMSO组和LV-PC1-kd+Comp组的VSMC细胞增殖的变化。72小时后,我们发现,LV-PC1-kd+DMSO组VSMC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LV-PC1-kd+Comp组(P<0.05)。(3)细胞周期的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trl组、LV-PC1-kd+DMSO组和LV-PC1-kd+Comp组的VSMC细胞周期的变化。可以看出,LV-PC1-kd+Comp和Ctrl组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少于LV-PC1-kd+DMSO组(P<0.05)。(4)收缩型VSMC标志物的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trl组、LV-PC1-kd+DMSO组和LV-PC1-kd+Comp组的VSMC细胞的收缩型标志蛋白平滑肌22α蛋白(smooth muscle22 alpha,SM22α)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2(Alpha-Smooth Muscle Actin,ACTA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V-PC1-kd+DMSO组和LV-PC1-kd+Comp组的SM22、ACTA2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EK/ERK途径参与了PC-1低表达引起的人VSMC细胞表型向合成型的转化的过程。第四部分:PC-1介导VSMC表型变化的关键功能位点的研究目的:研究PC-1引起VSMC表型改变的蛋白关键位点。方法:将购买的人VSMC细胞系进行培养,分成四组,一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一组利用慢病毒感染引起VSMC的PC-1胞内段高表达;另外两组均应用RNAi技术,转染干扰组的VSMC细胞,其中一组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PC-1胞内区的S4166突变为丙氨酸。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四个组的p-ERK,ERK,SM22,ACTA2,CNN1,cyclin D1和myc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定点突变后,突变组与PC-1敲除组相比,p-ERK,ERK,SM22,ACTA2,CNN1,cyclin D1和myc的表达在在两组中相似(P>0.05);突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表型蛋白SM22,ACTA2,CNN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通路蛋白p-ERK,cyclin D1和myc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PC-1的胞内端在PC-1诱导VSMC细胞表型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4166可能是一个PC-1胞内端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位点;VSMC细胞中的PC-1的S4166的突变能激活ERK通路,引起细胞表型的改变。
其他文献
具有孢子叶球的石松类始现于中泥盆世吉维特期,繁盛于晚泥盆世法门期,但其弗拉期化石记录较为缺乏。基于湖南长沙附近弗拉阶云麓宫组的材料,本文描述了三种石松类孢子叶球未定类型。其中一类孢子叶球具有独特的孢子叶形态和排列方式:其孢子叶呈交互假轮生排列,每轮四枚;叶片呈斜方形,顶端具线形叶尖。另两种石松类叶球未定类型分别以无柄的孢子叶和二分叉的叶球为特征。本文复原了第一类叶球的三维形态,就压型保存的石松类孢
随着企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在一部分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成帮助这些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并提供了标准化、流程化、集中化的财务服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可以借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流程再造改进、完善、提升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并以此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目的】左心室四极导线在我国的应用刚刚起步,临床疗效及其与传统双极导线的差异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价:1.四极导线在改善心脏电学、机械同步性和急性血流动力学方面,与双极导线的差异;2.四极导线的临床疗效与双极导线的差异;3.植入四极导线后心房和心室的电学、机械逆重构与双极导线的差异;4.植入四极导线后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与双极导线的差异;5.植入四极导线后临床预后与双极导线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
近些年,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为生产力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高科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核心力量,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发展。数字化的转型将成为一种趋势,它带动着各行各业实现了管理的创新。近年来我国企业为了拓宽市场,发展中经营规模逐渐地扩大,但随之伴随而来的是监管的问题愈发严重,在此大趋势下企业应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财务转型才是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依托了
背景:目前结直肠癌(CRC,colorectal cancer)在诊断和新疗法方面有显著的进展,但是仍有结直肠癌因为转移导致大量死亡。因此,我们亟需阐明参与结直肠癌进展相关分子的作用机制,从而可以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提供靶向治疗。NDRG(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作为N-myc下调基因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有表达。NDRG参与了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部分的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肺部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化疗的反应性以及预后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癌划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占所有肺癌的80-85%。
香港特首选任制度内在地包含"推"、"选"、"任"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推"、"选"属于自治权之范畴,其功能在于赋予特首制度以民主性;"任"属于主权之范畴,其功能在于赋予特首制度以国家性。在这个意义上,特首选任可概称为"推选任命制"。作为"一国两制"理论的制度载体,"推选任命制"在历史、规范和治理等层面展示了"一国两制"在国家主权性与特区自治民主性之间内在平衡及其理论逻辑;在定位、功能、发展等层面诠释
目的回顾性分析529例成年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 (OH) D]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及肥胖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清25 (OH) D水平检测的成年女性,共计529人,其中19~28岁135人,29~38岁277人,39~48岁
介绍了开放科学和开放数据实践活动的概念、内涵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开放数据面临的挑战:数据引用、数据计量、数据互操作和大数据分析等;并以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为例,阐述其在数据引用、数据互操作和大数据分析等开放数据方面的举措和数据共享成效;最后展望了数据中心对开放数据的促进作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