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基材料对水溶液中环丙沙星的去除效能及机制解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药物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特别是环丙沙星,因其致命性,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这些药物代谢不全,使其存在于水生环境中。因此,它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用于处理水的各种材料,如石墨烯、生物炭、碳纳米管、粘土矿物和蒙莫里龙石等。生物炭从废物生物量中获得,在改变环境补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提高土壤肥力、减缓气候变化和水处理等
  为了利用生物炭的多功能性,本文研究了在450℃温度下通过热解产生的不同生物炭基材料的应用,通过应用吸附、声催化降解和膜过滤等不同技术从水中去除丙烯酸.吸附技术中,使用两种基于生物炭的吸附剂来去除丙叶沙辛,通过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不同pH,不同温度,不同的时间间隔和不同的电解质)进行不同的吸附实验来测量其吸附能力。因此,评估了不同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及机理。为了对环丙沙星进行声催化降解,将超声辐射应用于基于生物炭的新型声催化剂,该超声也用于吸附目的。为了确认成功降解,与中间产品一起检测出活性氧种(ROS),该物质负责降解有机物。膜过滤与其他净水技术相比具有多种优点。主要原因是多功能生物炭也建在聚合物网络的膜中。制备的膜经过不同的表征分析,经鉴定效果良好,以最少的结垢去除丙叶沙林。最后,所有生物炭基材料均成功再生,并取得了良好的重复去除西普罗莫西辛的效果。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粉末形式的生物炭,很难在吸附后再次从水溶液中恢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它被封装在聚合网络chitosan中,以珠子的形式成型,在再生后易于分离和重复使用。此外,生物炭还与腐殖酸结合,通过在气酸封装之前加入腐殖酸功能组来增强其吸附能力.吸附前后的两种吸附剂的特性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等不同仪器技术进行。在这两种情况下,吸附遵循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朗缪尔吸附等法模型.此外,在吸附系统中增加了不同的电解质,如NaCl、Na2SO4、NaNO3和Na3PO4,在两种情况下对吸附效果相似。吸附机制相似,包括氢键、疏水界面和+电子受体供体(EDA)相互作用.然而,与单独包封在壳聚糖中的仅由生物炭制成的珠子(36.72mg/g)相比,由掺有腐殖酸的生物炭制成的珠子(155.26mg/g)的吸附更显着和更快。两种吸附剂都易于再生,在反复循环中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行为,从而显示出长期高效运行的潜力.
  对于声催化降解,为了进行声催化降解,在包埋在壳聚糖中之前,使用众所周知的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TiO2)掺入生物炭表面,使用超声波以制备用于降解环丙沙星的催化剂,钛-生物炭/壳聚糖水凝胶珠(TBCB)。SEM、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EDX)和FTIR等不同特性分析验证了声催化剂的有效生产.通过质谱光度计监测降解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的生成。XPS分析还通过显示一个新峰证实了环丙沙星的成功降解,这表明Ti3+还原为Ti2+。通过添加淬灭剂(例如苯醌(BQ),三乙醇胺(TEA))来监测负责环丙沙星降解的活性氧(ROS)的生成,例如超氧自由基(·O2-),空穴(h+)和羟基(·OH)和异丙醇(IPA)。这些淬灭剂在ROS之上捕获,因此降低了降解效率。25分钟内,降解效率分别从85.23%降至81.50%(BQ)、74.27%(TEA)和61.77%。IPA。因此,上述讨论证明了声催化剂的成功生成及其降解丙沙星的能力.在不同的超声功率,电解质以及时间间隔下测量了降解效率。发现在初始浓度为10ppm(85.23%)的情况下,超声功率为150W时降解效率最高。此外,该催化剂本身也证明是环丙沙星的良好吸附剂,并通过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
  为了进一步探索生物炭的多功能性,还通过将其以不同比例在聚醚砜(PE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构建,用于制造膜分离水中的环丙沙星。当增加生物炭比时,环丙沙星的分离效率会提高。不同的表征测试,如SEM、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PS和接触角测量,支持了通过增加生物炭比提高膜质量,从而提高分离效率这一事实.生物炭和PES等比的膜M11与其他三种比例的膜材料相比,表现出最好的效果,如水通量(790.37L/m2h),环丙沙星通量(595.54L/m2h),孔隙率(68.9%),孔半径(266.96nm)及环丙沙星去除效率(95.19%)M11对其他三种抗生素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且易再生以持续使用。
其他文献
代谢综合征(MetS)是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复杂病理状态,主要临床后果为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已被全球认同为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MetS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中心性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当前仍然没有特异性治疗MetS的方法。中药具有多有机化合物、多作用通路和多靶标协同作用等特点,
学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有催化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残基去磷酸化的功能,进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目前的研究发现,人体中含有107种PTPs。SHP-2、PRL-3和PTP1B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中的重要成员,它们的异常表达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例如,SHP-2的过度表达会导致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和乳腺癌等;PRL-3在结直肠癌、肝癌和卵巢癌中高表达;PTP1B的异常
学位
纳米管作为纳米材料的一类分支,由于其纳米尺度的管状结构而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纳米管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如药物载体、化学传感器、光电纳米器件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纳米管以及一些金属纳米管材料上。基于高聚物材料良好的可塑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表面易活化等性能,本论文致力于高聚物基纳米管及其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主要开展工作如下:(1)通过软/硬混合模板方法制备A
学位
纳米团簇因在诸多领域,如太阳能电池、催化、药物传递、生物感应以及医疗诊断等,具有可观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作为实空间分辨率超高的研究手段,在过去几十年间,被研究者们大量应用在对纳米颗粒的研究中,但是从结构已知的团簇出发去研究和理解单个颗粒性质的报道几乎空白。而近年来大量纳米团簇晶体结构的报道为这一研究提
学位
作为一类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材料,本文开展基于沸石咪唑酯框架(ZIFs)衍生体的含氮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ZIF-67材料作为前驱体制备合成了具有大量微孔结构的多孔金属钴-氮-碳(Co-N-GC)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载硫骨架时,该复合正极材料表现出相当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当硫含量为70wt%时,S@Co-N-GC正极在0.05 C下的首圈放电比容量达到1670 mAh g
学位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保护的日益严峻,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开发具有洁净、质轻、廉价和原料来源广以及可制作成柔性大面积器件等优点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不仅合成工艺相对简单、单分散性好、结构确定、批次性好和污染少等优点,以及有机小分子具有材料来源广,分子结构可控和载流子迁移率高等特性,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学位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能量密度(2600 Wh/kg),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效的储能体系之一。但是锂硫电池中硫及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绝缘性,循环过程中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以及金属锂负极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进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协同物理限域、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作用构筑了一系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和改性隔膜,对所制备的锂硫电池
学位
在铁电器件中,铁电畴翻转是其功能特性实现的物理本质,电场驱动下的非易失性铁弹性翻转是铁电畴翻转的有效途径,可广泛应用于低能耗的传感、驱动、信息存储和磁电耦合等器件中。然而,在器件集成的传统四方相铁电薄膜(PZT)中,铁电薄膜受到衬底的束缚,伴随着铁弹性翻转的铁电畴反转动力学过程被抑制,导致电场驱动下非易失性铁弹性应变在PZT薄膜集成的器件中难以实现。在局域范围内,PZT薄膜内如果铁弹性a/c畴结构
学位
锌黄锡矿Cu_2ZnSn(S,Se)_4(CZTSSe)太阳能电池具有与Cu(In,Ga)Se_2(CIGS)相似的晶体结构,且其元素丰度更高,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理想替代品。目前,CZTSSe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2.6%,但仍然远远低于CIGS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22.6%),制约CZTSSe光伏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较大的开路电压(V_(oc))损失。通常,在CZTSS
学位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低成本的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备受关注。通常,硅中的金属杂质通过酸洗和定向凝固去除,硼通过造渣去除,磷则通过真空条件去除。然而由于除磷所需要的真空条件苛刻,因此系统地探索一种有效地除磷的新工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论文提出采用低成本造渣工艺,参照实际工业生产的大气环境条件,深入研究CaO-SiO2-CaF2渣系的除磷工艺与机理,取得如下结果:(1)用正交分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