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充分利用辐射可在常温引发、无需外加引发剂等特点,发挥种子乳液聚合可高产率制备各向异性微球的优点,采用60Co Y射线引发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具有相同组分和不同组分的各向异性微球。具体研究内容简述如下:
1.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羧基功能化的交联聚苯乙烯(PS)种子微球: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St)、二乙烯苯(DVB)和丙烯酸(AA)的共聚,成功地制备出亚微米级的单分散PAA功能化的交联PS微球,尺寸为307 nm。
2.用同组分的苯乙烯(St)单体溶胀上述PS种子微球,通过Y射线在常温下引发种子聚合,制备出高产率的亚微米级雪人型PS微球。通过研究PS种子与St单体的质量比对产物的影响,获得最佳的PS/St重量比。利用含有二乙烯基苯的St溶胀PS种子,聚合后得到了双球交联的雪人型PS微球;再次经St溶胀,二次种子聚合,获得三角型的PS微球。
3.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不同组分的MMA与St的混合单体溶胀PS种子微球,通过v射线引发种子聚合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各向异性微球。通过FT-IR、FESEM和TEM对产物的表征,讨论了聚合物/单体重量比、MMA/St重量比和吸收剂量率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MMA溶胀PS种子所制备的PS/PMMA微球呈现雪人型(单头结构),而混合单体溶胀PS种子制备的PS/PMMA微球呈现多头结构。当St在MMA与St的混合物种含量增大时,多头结构PS/PMMA微球越来越明显而且产率高。吸收剂量率对多头结构PS/PMMA微球的形成影响不大。
4.通过Y射线引发丙烯腈(AN)溶胀PS的种子聚合制备出树莓型的PS/PAN微球。通过FT-IR、XPS、FESEM和TEM的表征,讨论了聚合物/单体重量比、吸收剂量率、吸收剂量、分散介质、单体中交联剂和pH值等对最终形成的PS/PAN微球形态的影响,发现当吸收剂量率为10.7Gy/min、吸收剂量53 kGy、pH为7,0、聚合物/单体重量比为0.35时,可以得到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且高产率的树莓型PS/PAN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