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的国际税收竞争与协调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laver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构成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道风景线,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两国经济界的热议话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两国参与国际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双边经济贸易额逐年增加。2008年,中印贸易额升至517.8亿美元。显然中印间合作的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两国应该采取协调的政策以促进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两国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结构的分析,得出中印两国在商品进出口贸易中既存在竞争也存在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已逐渐向中等发展国家的行列迈入。要实现至20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城市化水平达到55%的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必须继续深入经济改革,确保经济各环节的顺畅。目前,我国现行税制已与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相脱节,成为阻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之一。新一轮税制,我国将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12字方针来指我国的税制改革。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物业税的研究推动我国
学位
近年来,我国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呈现快速增加趋势。这一方面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财政支出的效益问题更加引人关注。财政科研条件建设投入作为影响科技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对科研单位整体效益的发挥的具有基础而深远的影响。由于条件建设投入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效益评价时不能一成不变地套用既有评价方法,而需要根据它的特点对评价方法进行调整。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体现
学位
新中国成立已经60周年,改革开放至今也有31年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我国长期以高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的粗放型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其中,生态税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2010年刚
学位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社会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宏观调控等目的,政府进行大规模集中采购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与个人采购相比,由于政府采购规模巨大,因而政府成为了市场中的最大消费者。所以,如何规范这一经济领域内的新趋势,便成为了现代各国法制之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形成了政府采购法制的基本架构,这主要包括:2000年开始施行的《招投标法》和2003年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法》,以及其他对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非持续性生产和消费活动已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关注,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政府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将之上升为全面小康的新目标这一战略性地位,这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具体到对环境保护所采
学位
当前,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极其复杂,外贸出口形势严峻,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政府相应采用了4万亿支出刺激内需等经济政策,这些政府性支出能否持续有效,是否会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尚须综合判定。但目前伴随劳动力成本、用地房租成本的上升,以及资源类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我国经济发展有可能面临着潜在“滞涨”的风险考验。通过实证分析各国(地区)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相互关系,可以较好
学位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河北省外贸进出口急剧下降,人民收入减少,消费下降,民间投资放缓,有效需求不足。此时研究河北省财政支出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各项财政支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贡献,提高各项财政支出的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本文正是
学位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从相关数据和信息统计来看其在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地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中小企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济参与成分多样化,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管理制度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之生存发展环境更为困难。除此
学位
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市县财政支农能力严重虚弱,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支农的政策性不够明确,财政在支农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对政府资金进行分配、调控和监督的财政部门,如何立足当前财政的实际情况,努力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属于传统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农村人口,农户达2亿农户。农业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责无旁贷地把农业放在国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