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测定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预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测量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预测及逼尿肌功能的评价及对治疗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1.所有103例患者均采用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大小和形态,以39例超声证实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的患者为研究组,以64例膀胱内前列腺无突入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间的关系。全部患者排除神经系统疾患、前列腺癌、内分泌疾病、下尿路外伤史及尿路感染及肾功能异常者。 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部分数据行相关性分析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数据的比较研究组年龄(62-80)岁,平均(71.64±5.59)岁,对照组年龄(60—78)岁,平均(70.55±7.35)岁,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剩余尿量(20-900)ml,前列腺体积(23.84-205.61)ml,膀胱小梁化的发生率25.64%(10/39),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33.33%(13/39),对照组排尿后剩余尿量(15-800)ml,前列腺体积(14.27-177.06)ml,膀胱小梁化的发生率7.81%(5/64),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14.06%(9/64),两组相比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膀胱小梁化、尿潴留的发生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和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呈中度正相关(spearman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401,0.342,P分别为0.013,0.0231)。 2.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动力学检查数据的比较
其他文献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
休闲农业是发展农业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产业的新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交通环境改善及消费需求升级,休
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全面推进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域旅游建设的时代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一方面,为
<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这跟外语教育密切相关。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之间就存在一个交流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