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一方面,频发的社会责任事故使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日益受到国内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银行、公众等的关注,另一方面,根源于国内不完美市场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当前企业对外融资过程中普遍受融资约束问题的困扰,表现为外部融资成本高、融资规模受限。作为外界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重要途径,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信息互相补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逐渐成为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风险的重要依据。采用规范化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高质量的社会责任信息不仅能改善企业整体信息披露状况、满足监管要求,亦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对融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对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后,立足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背景和情况,运用社会契约论、信号传递论、利益相关者论、信息不对称论、代理成本等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融资约束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假设,结合近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到相关结论。此外,考虑到我国特殊国情,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企业社会责任事故出现行业分布特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在不同所有权和行业的企业中呈现出不同分布等问题,本文进一步按所有权性质将企业划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按行业性质将企业划分为社会责任敏感型和非敏感型行业企业,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在实证中对数据相应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得到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结论。最后,在总结前文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后,针对企业和监管者分别提出建议。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融资约束及二者间关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理论分析。首先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融资约束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阐述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主要理论基础,最后,综合相关理论基础,论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所有权和行业性质对该机制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首先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假设,随后介绍了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最后设计出本文所使用的变量和模型。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根据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第五部分是实证结论和建议。此部分根据前文理论和实证结果,总结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和监管部门分别提出了有关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并在进一步区分所有权和行业性质后,发现民营企业与社会责任敏感型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能更显著地降低融资约束,这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创新点在于,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纳入到理论分析范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将企业按所有权和行业性质区别研究,得到更具现实意义和全面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