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究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甲基化现象,为进一步探究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SLC5A8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共收集自2015-2016年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其中直肠癌患者为26例,结肠癌患者为24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0.5岁,收集一般资料。采集其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0.5cm)、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cm以上),贮存在液氮中备用。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任何放化疗治疗及免疫治疗。将提取出来的DNA按Epi Tect Fast DNA Kit试剂盒说明书将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用Epi Tect?MSP试剂盒进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扩增完成后,取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将琼脂糖凝胶板放入全自动凝胶成像仪中,在紫外光下显影,拍照保存,并记录实验结果。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定量资料应用方差分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SLC5A8甲基化基因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各性别组间、各发病部位组间以及不同Dukes’临床分期组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50例组织SLC5A8基因甲基化PCR结果显示:癌组织标本有72%(36/50)显示出甲基化扩增产物条带;癌旁组织中为10%(5/50);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为2%(1/50)。癌组织的甲基化扩增产物条带明显多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8,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癌组织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2%vs.10%,x2=32.24,P<0.05),正常组织(72%vs.2%,x2=45.88,P<0.05),但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无明显差异(10%vs.2%,P>0.05)。36例SLC5A8甲基化的结直肠癌组织中,有2例同时检测到非甲基化的SLC5A8基因,即为部分甲基化;而在SLC5A8基因没有甲基化的结直肠癌组织中,有3例同样没有检测到非甲基化的SLC5A8基因。3.在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有36例发生了SLC5A8基因甲基化,在这36例阳性标本中有34例(94.44%)未检测到SLC5A8表达。SLC5A8甲基化阴性的14个标本中检测到12例(85.71%)有表达,两者存在显著差异(x2=26.130,P<0.05)。SLC5A8的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成负相关(r=-0.682)。结论:1.SLC5A8基因表达的沉默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降低。2.SLC5A8基因的沉默可能与其甲基化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在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明显增高。3.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SLC5A8基因甲基化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