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8年,美西战争中西班牙失败,残存海外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如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等小岛也丧失殆尽,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进一步走向衰落以至瓦解。对西班牙现状的剖析和对未来的忧虑激励了年轻一代作家的革新意识,表现在创作中,形成为一股新的思潮,新的文学流派,也就是“九八年一代”。乌纳穆诺本人就是“九八年一代”中最具代表性又明显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表达了二十世纪初一代文人的不安与迷惘,探讨生存的意义和死亡的观念这一永恒的主题。可以这么说,他的作品即是内心深处的忏悔,生存痛苦的日记,对于人必死的悲悯和对永生的渴望。特别是在《迷雾》这部作品中,乌纳穆诺发挥他“混淆一切的热情”,将现实与虚构相混淆,打破了小说创作的条条框框,将这部哲理探索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同传统小说划清了界限。正如《迷雾》正文所说“必须混淆。首先是混淆,将睡梦同不眠混淆,将虚构同现实混淆,将真实同虚假混淆,将一切混合成一团雾”,论文正是从乌纳穆诺这种“混淆一切的热情”着眼,从写作技巧和小说内容两方面分析作家是如何通过将虚构和现实混淆,创作出独特的nivola,并通过nivola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论文一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写作技巧,特别是作家将书中虚构人物与现实人物相混淆,打破了传统小说中作者、人物、读者之间被动、固定的创作和阅读关系,达到了三位一体的效果,由此不仅赋予了作品强大的生命力,更引导读者和作者共同思考存在这一古老的哲学话题。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奥古斯托自我意识(“社会的我”和“自身的我”)觉醒的过程,尤其是主人公从虚构的世界走入现实,与“造物主”——现实的作者对话,展现人的个性及人存在的价值,即面对造物主的挑战,要勇于与命运抗争,才能实现灵魂的不朽。《迷雾》的创作时期,正值20世纪初,整个西班牙处于帝国梦破灭的迷雾时期。乌纳穆诺在谈到迷雾的创作时,说道“我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展示一个西班牙人的心灵,进而展示西班牙民族的心灵”,因此,作者将小说主人公奥古斯托自我意识的觉醒,绝不是单单在讲一般的人生,而是在深层面的意义上讲所有人和全体人民的意识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在向西班牙呼唤国家和人民的意识。即不畏惧命运的嘲弄,迎难而上,与命运抗争,进而实现自救和民族及国家精神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