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镁合金中加入Gd、Y等稀土元素能显著改善显微组织、提高力学性能及耐蚀性,因此,近年来Mg-Gd-Y系合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热塑性变形可以很好的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尤其对镁合金而言,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动态再结晶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塑性、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当中,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各种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模具与材料间的摩擦现象等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使得人们在研究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准确的分析手段,仅仅依靠研究人员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若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金属塑性变形过程,可以预测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受力情况、变形规律、显微组织演变和可能出现的缺陷等,对试验研究和实际生产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通过GW93镁合金热压缩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合金的热塑性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演变规律。根据GW93镁合金在不同的变形温度(653-753K)下采用不同的应变速率(0.01~10s-1)热压缩的试验数据,绘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研究不同变形条件对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应力水平越低,流变应力的峰值越小:应变速率越大,应力水平越高,流变应力的峰值越大。建立能准确描述不同变形量下流变应力的本构模型,为热压缩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依据。利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用于研究GW93镁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平台,并进行热压缩变形行为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本构模型中的方程为:对压缩后的GW93镁合金显微组织进行金相观察,并利用元胞自动机法和动态再结晶模型模拟显微组织演变,研究不同变形条件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与金相观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圆杜形试样的热压缩变形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动态再结晶的发生程度和晶粒尺寸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