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养血膏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患者稽留流产清宫术后使用生化养血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月经复潮的临床疗效,评价生化养血膏对稽留流产患者清宫术后恢复的有效性,以丰富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的中医诊治策略,为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B超结果确诊稽留流产,且B超提示孕周小于10周,符合纳排标准并自愿行清宫术的受试者。根据患者就诊时的治疗方案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共收集到两组各28例。观察组口服生化养血膏21天,对照组口服优思明21天,两组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随访观察并如实记录患者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的阴道流血、腹痛情况,术后第14天的白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尿HCG结果、B超提示的内膜厚度,宫腔组织物残留、积血积液等异常情况,清宫术后首次月经复潮的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的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腹痛时间、腹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清宫术后第14天尿HCG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清宫术后第14天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宫术后宫腔内异常情况(组织物残留、积血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清宫术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含量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增长大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清宫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经期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观察组;两组清宫术后首次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患者清宫术后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生化养血膏能缩短稽留流产清宫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改善腹痛情况,促进清宫术后尿HCG转阴,疗效与优思明相当。同时降低清宫术后宫腔残留、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内膜修复生长,促进清宫术后子宫复旧,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清宫术后的用药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将急性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使用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和口服脑醒丸加常规治疗,比较在加用脑醒丸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中医症候表现等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以探索脑醒丸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为中成药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
目的:直肠癌的分期与患者生存率相关,而直肠癌分期与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目前对于直肠癌患者淋巴结的挑取要求大于12枚,但有时却存在挑选淋巴结数量不足的现象,本次研究通过对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影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直肠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整理2016年3月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为寻找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相关的关键微小RNA(micro NA,miRNA)分子,并探讨具有临床疗效的健脾清热活血方通过调控关键分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阻断“炎-癌”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本部分研究以miRNA为目标分子,采集胃“炎-癌”不同病理阶段的人胃黏膜标本(CNAG),共20例样品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相关差异表达的miRNA,应
研究目的:1.通过统计分析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月经异常、月经异常评分、痛经、肿瘤标志物、宫腔镜术中表现等流行病学资料的相关性分析,为病证结合以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中医证型的研究提供参考。2.通过比较子宫内膜增生症有生育功能患者不同证型术后中医药调理后月经改善情况、内膜复查情况以及术后妊娠情况,探讨中医药调理对不同证型患者术后疗效的情况,为临床中医药辨证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
目的: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三阴三阳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明确AL在阴阳体质方面的特征,从而更了解其发生、发展,更好地把握它的进程,在防治AL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AL患者阴阳体质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得出AL的常见体质,并以体质为线索从阴阳、脏腑等探讨AL的辨治,从而拓宽AL的中医药治疗思路,为延缓AL发展进程、提高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运用赵进喜教授及宫晴博士的
目的: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目前针对PJI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的运用、一期翻修、二期翻修以及清创更换衬垫保留假体等,但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的形成给PJI的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旨在1)通过回顾性的研究我科PJI病例的常见感染病原菌、中医辨病辨证及选方用药,寻找岭南地区PJI的常见病原菌、证型及有效方药;2)通
目的:研究养阴生血方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免疫稳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采用R-CHOP化疗方案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从结束R-CHOP方案化疗后第1天起予养阴生血膏方治疗,以21天为一个周期,治疗1个周期。对照组:从结束R-CHOP方
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在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性种群和驯化品系,其中青田田鱼、从江田鱼、广东禾花鱼、桂林禾花鲤和广西金边鲤等地方稻田鲤备受人们关注,并在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江及周边侗族先民稻田鲤的养殖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现今许多村寨仍延续着这种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自繁自养自留种的繁养体系。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先后获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和“全国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难治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以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为主要特征。针灸(针刺)作为控制哮喘发作重要的中医药手段,在临床上已获得广大专家的认可,但是针灸控制哮喘的机制仍然不够明确,尤其是针刺在哮喘重要的炎症通路NF-κB通路的相关研究仍然较缺乏。因此,本研究拟基于NF-κB通路探讨针刺调控哮喘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以卵清蛋白OVA+屋尘螨HDM致敏和
目的:通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昼夜节律及六经体质信息,分析与评价昼夜节律及六经体质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为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及循证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401例,采用清晨型-夜晚型量表及六经体质量表调查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昼夜节律类型和六经体质类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病例分组方面,以清晨型-夜晚型量表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