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的黄瓜叶片色素含量和营养状况无损检测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3756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CucumissativusL.)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在人民日常生活、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生长周期短,果实产生率高、产量大,植株容易出现营养元素亏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黄瓜种植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快速准确的诊断缺素状况对提高黄瓜产量、增强农民收入以及发展现代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诊断黄瓜营养状况的主观性强、检验周期长及费用高等缺点,本论文利用集图像技术和光谱技术于一身的高光谱图像技术,检测黄瓜叶片色素含量及营养状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试验样本信息的获取。通过无土栽培方式培育正常、缺磷和缺氮三种营养状况下的黄瓜叶片,通过近红外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获取900-1700nm鲜活黄瓜叶片的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并研究了叶片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   2.黄瓜叶片的色素含量检测。提取了高光谱图像中的光谱信息,研究建立全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并利用特征谱区筛选方法优化叶片色素含量预测模型。在光谱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区间偏最小二乘(iPLS)、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SiPLS)、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BiPLS)、及遗传算法.区间偏最小二乘(GA-iPLS)等方法筛选色素特征谱区,并结合HPCL分析得到的化学值建立校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SiPLS、BiPLS和GA-iPLS都能够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模型的精度。以叶绿素-a为例,其GA-iPLS预测结果最佳,采用的波数点个数只有84个,不到全光谱的三分之一,其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c)和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8337和0.187,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CP)分别为0.8304和0.202。   3.近红外高光谱数据的光谱信息识别正常、缺磷和缺氮三种营养状况下的黄瓜叶片。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一阶导数(1stDer)三种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在主成分分析(PCA)的基础上,有比较的运用了线性判别分析(LDA)和K最近邻(KNN)两种模式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光谱经过MSC处理后建立的LDA模型识别效果最佳,当主成分数为13时,模型的训练集和预测集的总体识别率均为96.67%。   4.近红外高光谱数据的图像信息识别正常、缺磷和缺氮三种营养状况下的黄瓜叶片。对高光谱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特征波长图像,利用灰度统计矩提取特征波长图像的纹理信息,应用线性判别方法(LDA)建立叶片的营养状况识别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为68.33%和56.67%,识别效果均劣于应用光谱信息建立的识别模型。   5.提取近红外高光谱数据中缺钾叶片和缺磷叶片的早期缺素症状信息。对样本高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挑选特征图像,然后应用滤波和阈值分割提取缺素症状。对17个早期缺钾叶片样本和26个早期缺磷叶片样本进行检测,样本的缺素症状均被检出。   本论文分别从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建立并优化黄瓜叶片的色素预测模型和缺素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光谱信息可以准确预测叶片的营养状况,图像维信息模型预测精度虽低于光谱维信息模型,但对黄瓜叶片的早期缺素症状进行检测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快速无损检测黄瓜叶片的营养状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论,对实现黄瓜植株营养状况的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有着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全局.大到教育教学及安全稳定,小到清洁工具的摆放,都少不了班主任去操心.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
期刊
该文通过对有源滤波器拓扑结构、补偿对象、变流器结构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交流侧采用三单相变流器组,直流侧采用电容器的三相四线制有源滤波器装置拓扑结构,该装置通过变压器
输电线路脱冰是引起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脱冰后大幅度长时间的导线振动会引发机械和电气事故,因此研究分析输电线路脱冰过程对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现
论文首先分析了天水地区电网谐波研究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外谐波研究的发展水平与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天水地区电网谐波源调查、测试、分析的方法,并初步分析了七里墩并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迅猛,应用到了包括地球科学,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并已经慢慢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工业监测方面,在气缸气动平台中
低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不需要齿轮箱、易于维护、可靠性高,且发电机和电网之间解耦,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可以快速的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持,和电网之间具有柔性连接特性。因此永磁直
黑龙江区域稳定控制系统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柔性输配电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合作开发的电网稳定控制系统,能够在黑龙江东部电网实现区域稳定控制和电网同步相量测量与传输.
该文依照国电公司出台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要求,对区域网损系统确定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依据王锡凡教授提出网损分摊理论,在提出"负荷节点"概念的同时,推导出一种直观、相
该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出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时线路逐档的短路电流,从而确定一次干扰源的分布.它将直接影响到感生在地下管网以及通信线路上的纵向电动势,而纵向电动势又
食品中生物胺,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中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催化氨基酸脱羧产生,广泛存在于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发酵肉制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