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辨影像机器学习算法的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叶松是我国重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地区,在木材生产、水源涵养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在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遥感技术解决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大尺度空间分布信息难以获取、数据采集难度大、成本高、耗时多等问题,从而快速获取落叶松人工林的空间分布,这对于森林监测规划和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和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落叶松提取研究。首先针对孟家岗林场对比分析了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以及深度学习在落叶松人工林提取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多时相多特征综合及特征优选对不同算法分类精度的影响,进一步确定了适宜进行落叶松人工林识别的算法,同时建立了区域落叶松人工林提取模型。其次针对天然林区广泛分布的大兴安岭地区进行了落叶松识别提取,建立了天然林区落叶松林的提取模型。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基于单机遥感数据应用平台获取大区域落叶松人工林空间分布过程中,符合研究需求的高质量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困难;②大量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以及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耗时长、效率低。最后基于本文建立的落叶松人工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的工作流程和机器算法模型,实现了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空间分布信息的提取,进一步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大区域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的应用效果,为高效监测落叶松人工林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特征空间构建与特征优选研究。随机森林算法多时相影像组合分类总体精度为94.59%,Kappa系数0.92;支持向量机算法多时相影像组合分类总体精度为92.35%,Kappa系数为0.91,同单时相影像数据相比,多时相特征组合可以获取到更为丰富的落叶松人工林光谱信息,使得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都有较大的精度提升;在多特征因子的组合分类中,加入纹理特征、地形因子后的影像分类精度都有所提升且分类结果更加细致;落叶松生长期和落叶期影像组合可以反映出落叶松独特的物候规律,是进行落叶松识别的最佳时相组合,有利于落叶松的高精度提取。(2)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研究。随机森林算法综合效果最好,在小区域林场试验和大区域模型推广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分类精度也最高,平均验证精度为94%,Kappa系数为0.919;支持向量机算法在特征变量个数较少的单时相影像分类中精度远低于随机森林算法,但在多时相多特征组合后的影像上分类效果有所提升,该算法对纹理信息敏感,增加纹理信息可显著提升分类精度;相比仅使用光谱特征,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组合可有效提升分类精度(提升3.82%);提高影像分辨率可以增加深度学习算法对落叶松人工林的分类精度,但该算法模型训练所需时间远超过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故不适用大区域落叶松人工林提取。(3)基于建立模型的大区域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研究。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分类提取精度达到72%以上,kappa系数0.62。研究建立的模型在大区域落叶松人工林信息提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在能够取得更多训练样本的条件下,该模型分类精度可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小学作为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空间载体,其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大功能。快速城镇化进程下,乡村学龄儿童不断减少,乡村小学呈现“弱势化、空心化”趋势,尤其在山地地区,受社会经济发展、复杂地形等影响,其乡村小学空间配给问题更为严重。为充分了解石泉县乡村小学空间配给现状,改善乡村小学空间配给问题,对乡村小学的空间配给测度及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及
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称ECT)通过可视化管道或封闭容器内部物质分布以测量或监测流动过程参数,是一种应用两/多相流的无损成像技术。ECT系统具有非入侵、无辐射、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研究价值。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了一种基于过完备字典的图像重建算法。根据图像稀疏表达原理重构ECT逆问题的最优化方程,直接建立观测电容与稀疏空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的四大系统之一,在保障安全行驶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式多盘制动器因其制动力矩大、散热性能好、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在矿用无轨胶轮车等工程车辆上得到了广泛性使用。但由于工程车辆的行驶路况较为复杂,紧急制动和连续制动工况多,制动过程中温度急剧上升后会产生磨损、翘曲变形以及制动失效等问题,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因此本文对矿用湿式多盘制动器的温升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
目前我国的橡胶沥青及其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两个方面,对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尺度基本没有涉及。针对这一现状,制备橡胶沥青,对其基本性能及其介观尺度下胶粉空间运动特性对橡胶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国内外橡胶沥青制备参数研究基础上,结合橡胶沥青三大指标、粘度、热储存稳定性等试验,确定橡胶沥青制备参数:胶粉掺量27~30%、制备温度160~180℃
开普封层作为碎石封层和微表处结合的复合路面结构,是一种高效的路面养护方式,在性能方面结合了两者的优势,但在受到行车荷载作用时易与下承层产生滑移失去作用。部分再生沥青混合料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被用于公路养护,在路面封层中的应用多见于碎石封层、微表处,但RAP由于性能不足利用率较低。因此,针对开普封层与下承层黏结失效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将再生
矿石矿物在冶炼之前必须要先经过选矿,去除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目前常用的选矿方法都存在能量利用率低的缺点。微波辅助矿石矿物破碎解离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电磁热力多物理场耦合,以黄铁矿和方解石组成的矿石块体和单颗粒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和离散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微波照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微波照射矿物解离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
冻融岩石抗拉强度是寒区岩土工程结构稳定性评价的关键力学指标。本文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抗拉性能劣化机理研究,对于寒区岩土工程稳定性评判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完成了两种粒径砂岩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巴西劈裂声发射实时试验。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两种粒径砂岩抗拉强度均减小;细粒砂岩破坏模式为中央劈裂,粗粒砂岩为非中央劈裂;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巴西劈裂损伤具有连续演进的特征,关键时刻损伤发
脉搏的产生来自于心脏的搏动,心脏的收缩舒张使血液通过动脉血管流动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和身体末梢。因此脉搏信号不仅反应了心脏的工作状态,也包含了身体内部各脏器的生理状况信息,这导致脉搏信号是一个包含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信号。本文将复杂性测度引入脉搏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中,工作如下:针对脉搏信号非线性且成分复杂的特点和样本熵对信号分量幅值变化不敏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复杂性
装配车间在依据计划调度方案进行产品装配时,会出现设备故障、物料缺失、人员流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计划调度方案的准确性,使计划调度方案无法准确指导实际装配,影响车间效益。传统车间的计划调度系统在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时,由于管控机制不全面、监控数据实时性差、调度智能化水平低,导致装配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不能被及时处理。数字孪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重要方向。本文将数字孪生技术与计划
传统无缝钢管成型方法主要包括热挤压成形、冷压力成形、钻孔成形和离心铸造,但不同程度存在耗能高、材料损耗大、设备工艺复杂等缺点,且产品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属材料塑性成形的过程中施加超声振动,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降低成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减少摩擦磨损、提升零件表面质量、提高成形精度。目前超声振动辅助塑性成形技术已经应用到轧制、拉拔、拉深、旋锻等工艺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成形效果,成为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