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是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一线用药,但它治疗窗窄,个体化差异大。此外,免疫抑制药物价格昂贵需终生服用,这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五酯胶囊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他克莫司增效剂,但存在成分复杂,不易定量等缺点,五味子甲素(Schizandrin,Sch-A)是药典中标示五酯胶囊含量的主要成分。因此,探索新型他克莫司小分子增效剂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本课题组从传统中药当归龙荟丸的有效成分靛蓝中经过构效关系分析、合成得到的靛玉红衍生物PHⅡ-7,经过前期的工作发现它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和抑制CYP3A5和ABCB1的较好活性。本课题目的是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靛玉红衍生物PHⅡ-7通过激活PXR-CYP3A5/ABCB1信号通路进而影响TAC的转运与代谢的机制,旨在为移植患者提供新的TAC增效剂,并为制定免疫抑制药物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TAC单用组为空白对照、设置TAC+Sch-A组(阳性对照组)和TAC+PHⅡ-7(L)组和TAC+PHⅡ-7(H)组(实验组),LC-MS/MS法测定单次给药后不同时间TAC的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考察PHⅡ-7单次给药对TAC药动学的影响。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S174T和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考察PHⅡ-7、Sch-A对三种细胞的毒性作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HⅡ-7、Sch-A对三种细胞的PXR、CYP3A4/3A5、ABCB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以维拉帕米(verapamil)为阳性对照,罗丹明外排试验考察PHⅡ-7对Caco-2细胞株中P-gp功能的影响;以HepG2、LS174T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PXR过表达质粒和CYP3A5/ABCB1启动子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析PHⅡ-7通过PXR通路对CYP3A5/ABCB1的调控。结果: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与TAC单用组比较,TAC+Sch-A组、TAC+PHⅡ-7(L)组和TAC+PHⅡ-7(H)组TAC血药浓度明显提高,且PHⅡ-7提高TAC血药浓度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TAC+Sch-A组比较,TAC+PHⅡ-7(H)组AUC0-t、CL/F、MRT0-∞明显增加(P<0.05),与TAC+PHⅡ-7(L)组比较,TAC+PHⅡ-7(H)组Cmax、AUC0-t明显增加(P<0.05)。2、经MTT法检测表示PHⅡ-7和Sch-A对HepG2、LS174T和Caco-2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PHⅡ-7对HepG2、LS174T和Caco-2细胞的IC50分别为(17.82±1.33)、(7.17±0.37)和(3.61±0.6)μM;Sch-A对HepG2、LS174T和Caco-2细胞的IC50分别为(40.38±4.1)、(44.1±1.94)和(42.04±4.16)μM,因而以此浓度范围作为本实验的给药浓度。3、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将不同浓度PHⅡ-7和Sch-A分别作用HepG2、LS174T和Caco-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HⅡ-7和Sch-A加药处理后,HepG2、LS174T和Caco-2细胞的PXR、CYP3A4、CYP3A5和ABCB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4、罗丹明外排实验结果表明:与verapamil相似,Caco-2细胞经PHⅡ-7处理后,Rh 123荧光波峰右移,细胞内荧光明显增强,表明Rh 123在细胞内的蓄积增多。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与转染空载体对照组相比,共转染PXR过表达质粒与CYP3A5/ABCB1启动子的细胞中,两种报告基因明显被激活,并且PHⅡ-7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降低hPXR介导的CYP3A5/ABCB1荧光素酶活性,表明PHⅡ-7可激活PXR的转录调控CYP3A5/ABCB1的表达。结论:本文首先从动物体内水平探明PHⅡ-7对TAC血药浓度的影响,其后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PHⅡ-7通过PXR信号通路对CYP3A5/ABCB1的调控机制。PHⅡ-7对PXR-CYP3A5/ABCB1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可为开发新的TAC增效剂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