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驾驶分心是导致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而60%的驾驶分心是由使用手机导致的。以往关于使用手机而导致的驾驶分心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手机进行通话和编发短信而造成的驾驶分心。微信作为国内社会流量最大的移动平台之一,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机通话和编发短信的通讯功能,然而关于微信使用造成的驾驶分心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见。本研究以模拟驾驶情境为依托,对微信消息处理时的驾驶分心行为进行探究。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1主要探究处理微信语音消息过程中由于手动点击这一操作对驾驶主任务的影响,同时为了验证消息时间间隔是否随机和对话环境是否持续能否对被试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研究采用单因素五水平被试内实验设计对微信语音消息处理这一过程进行探究,结果发现手动点击这一操作给被试的驾驶行为产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而其余两个因素并未对被试的驾驶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实验2主要探究驾驶过程中仅处理各类微信消息对驾驶主任务的影响,实验2分为实验2A和2B。实验2A以消息类型和对消息的加工程度作为自变量,采用2(语音消息、文字消息)X2(重复任务、再造任务)+基线水平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探讨不同消息类型和任务类型对驾驶主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消息类型和任务类型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但在偏离前车中心距离指标上,仅任务类型主效应显著,且再造任务比重复任务对被试的驾驶行为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上消息类型与任务类型均显著,与语音消息相比,文字消息给驾驶主任务造成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与重复任务相比,再造任务也会给驾驶任务带来显著影响。在任务类型与基线水平的配对样本t检验中,重复任务与基线水平在因变量指标上的差异不显著,再造任务与基线水平在因变量指标上的差异显著。实验2B,在实验2A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压力因素,采用词语再造任务,并以2(消息类型)×2(频率类型)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进行探究,结果发现,消息类型与频率类型在偏离道路中心距离和反应时指标上的交互效应显著,当消息类型为文字时,高消息呈现频率下的距离指标显著优于低消息呈现频率下的距离指标,当消息呈现频率低时,文字消息比语音消息对偏离前车中心距离和反应时的损害更为显著。并且与语音消息相比,文字消息对正确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综合三个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处理微信语音消息时,手动点击操作给被试的驾驶行为造成显著的影响。(2)在无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文字消息比语音消息对被试驾驶主任务的影响更为显著,再造任务比重复任务对驾驶主任务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消息类型与任务类型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3)频率类型和消息类型在偏离前车中心距离和反应时指标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相较于高频文字条件,低频文字条件下被试在偏离前车中心距离上表现较差。低频条件下,文字消息比语音消息对被试的偏离前车中心距离和反应时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文字条件下的正确率要显著低于语音条件下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