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电力系统是一个集发电、配电、输电、用电为一体的孤岛系统,为整艘船舶提供电能。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船舶电力系统的容量在不断地增大,船舶的自动化程度也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船用设施需要用电来驱动和控制,人们对船舶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原理特点,对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原动机调速系统这两个主要模块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仿真软件搭建了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原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将所搭建的模型与负载整合,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船舶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然后,考虑到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非线性、时变特性,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对其进行优化,考虑到原动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时变以及纯滞后特性,设计了模糊PID-Smith控制器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针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未加控制器的系统与加上控制器的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单机以及双机船舶电力系统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当系统发生工况变化或者故障时,本文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明显减小发电机端电压以及转速的超调,缩短其恢复稳定的时间,有效地改善了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变速恒频并网风力发电技术研究迅速发展,在当前并网风力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中,大多采用交流输电方式直接连接,这种方式对风电场和电网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且应用工程成本较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并网风力发电系统,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本文探讨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技术采用自关断电力电子器件IGBT和PWM技术,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可独立控制,对
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作为一种自主能力强、可控制性好、续航时间长的海洋装备,在海洋开发和勘探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精度的导航定位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充分地认识气液两相钝体绕流的规律和流场分布特性,可以为工业设备的抗振设计、气液两相流体的流动参数测量提供理论保障。然而,气液两相流流场复杂,真实流动状况不易检测,因此,利用数值仿真计算模拟真实流场,可以探究流场的动态过程,并在数值模拟和实流实验之间建立更紧密的互证关系,为气液两相流的测量提供更深入的借鉴依据和有力支撑。本课题以涡街流量计为工具,研究钝体绕流中
运动目标跟踪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然而在当下依然存在着某些问题,比如在背景干扰、目标形变、目标遮挡和光线变化等因
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领域里的一个新兴的热点研究问题,它在国防、通信、航空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电磁矢量传感器极化阵列多参数估计为
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以智能制造为目标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在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中,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提高生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已经成为当下
当今社会煤炭仍然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提高煤炭的生产能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要提高煤炭产量就要提高刮板输送机的承载能力,矿用链条作为煤炭刮
21世纪以来,国家提出了“走向蓝海,融入全球”海洋发展战略,我国的船舶行业也进入了更快发展阶段,船舶电力系统作为船舶电力的心脏在船舶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
根系构型是植物根系生长和分支的结果,它决定了植物吸收和传导水分、养分的能力。不同的根系构型显著影响着植物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效率。根系构型分为二维构型(或平面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汽车驱动能源应用的深入研究,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电动汽车的发展又推动着车载空调的变革,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国内一些企业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