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旋转激光+GMAW复合焊电弧和熔池动态行为数值分析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旋转激光+GMAW复合焊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复合焊不足,提高激光对熔池的搅拌作用,扩大激光热源作用范围,有效抑制气孔、驼峰、咬边、裂纹等缺陷,提高接头质量。但激光旋转使得热源物理特性、小孔及熔池动态行为较常规复合焊更为复杂,工艺优化相对困难,继而影响焊接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工艺试验研究,难以解释其内部机理,故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旋转激光+GMAW复合焊进行研究,分析旋转激光对电弧等离子体动态行为、小孔动态变化以及熔池流体流动的影响,为铝合金旋转激光+GMAW复合焊工艺优化及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由于旋转激光+GMAW复合焊电弧动态行为和熔池流体流动本身非常复杂,作为研究的第一步,本文根据传热学、光学、电磁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旋转激光+GMAW电弧动态行为数值分析模型和熔池流体流动数值分析模型,对电弧动态行为和熔池流体流动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并依据电弧模拟结果对熔池热力特征进行分析。以旋转激光复合焊电弧动态数值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接头、不同旋转半径和不同频率下激光对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速度、压力、电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激光位置不断变化,A、B、C、D四个位置对应的电弧的最高温度分别为14590K、14593K、14589K、14598K,变化幅度较小,相应的电弧等离子体的速度、压力、电势的变化幅度也非常小;随着激光旋转频率增大,激光对工件某一位置的作用时间减少,但是,激光作用区域的面积变大,金属蒸汽浓度提高,导致电弧温度提高,旋转频率为10Hz、20Hz、30Hz时,电弧最高温度分别为13809K、14593K、14963K,同时电弧等离子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上升;随着旋转半径增大,激光作用范围更大,但是激光的旋转速变快,激光对工件的作用时间减小,金属蒸汽浓度下降,导致电弧温度下降,旋转半径为0.5mm、1.0mm、1.5mm时最高温度分别为14890K、14590K、13876K,电弧等离子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也相应的降低;在T型接头中,旋转频率为0Hz时电弧的最高温度为13562K,而在20Hz时电弧的最高温度降低为13059K,相较对接接头降低大约1000K,这是由于在T型接头中,电弧空间更为狭小,电弧向左偏离焊丝轴线,焊丝端部的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速度、压力下降。以旋转激光复合焊熔池流体流动数值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接头和不同频率下激光对熔池内流体的温度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接接头中,熔池表面波动剧烈,在熔池底部形成波浪状焊缝,小孔尺寸不断变化,在横截面上小孔的最大开口直径和深度为1.4mm和2.5mm,随着旋转频率从0Hz增加至20Hz熔池上表面的最大小孔直径从2.1mm增加至3.4mm,流体流动速度也从1.9m/s增加至3.5m/s;在T型接头中,由于重力对熔池中流体运动的影响增强,熔池上表面的波动程度较低,但是在横截面上小孔尺寸变大,最大开口直径和深度为1.6mm和2.8mm,随着旋转频率从0Hz增加至20Hz,流动速度从2.5m/s增加至4.5m/s,最大开口直径和深度为1.6mm和2.8mm,由于激光不停的搅拌熔池,使熔池内流体流速提高,熔池中的气泡易与小孔合并,有利于气泡逸出,抑制气孔缺陷的产生,同时提高了液态金属的铺展性,有利于抑制咬边缺陷的产生。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的使用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但是其不可再生性和高污染性已成为阻碍人类发展的两大世界性难题,因此建立高效、清洁的能源体系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该领域中,开发高效催化剂应用于各种电极反应,如金属-空气燃料电池中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以及氢能领域的析氢反应(HER),已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目前最为有效的催化剂仍然是Pt、Ir、Ru
船舶舱室内部电气设备繁多,空间结构紧凑,易于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蔓延速度快。一般人员缺乏对船舶舱室结构清楚的认知以及相应的消防应急能力,因此无法及时脱离险境。目前已有的船舶消防系统只能进行常规火灾监测以及预防,但是在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给予消防指挥人员及被困人员相应的救援逃生路径指示。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现有船舶消防监测报警技术结合,对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
Ni-W-P合金镀层作为一种代替镀铬层的合金镀层,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优良的耐磨性及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为了进一步提升Ni-W-P合金镀层的性能,将纳米颗粒加入Ni-W-P合金镀液中,使之在沉积过程中均匀弥散于合金镀层中,获得的复合镀层具有基质金属和固体微粒的综合性能。本文基于复合化学沉积技术和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颗粒增强Ni-W-P-TiO2纳米复合镀层及溶胶增强Ni-
拉拔式惯性摩擦塞补焊是一种主要用于焊接缺陷修补的固态焊接技术,具有焊接热影响区较窄、综合性能好、焊接变形小、焊接时间短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应用于火箭贮箱搅拌摩擦焊后焊缝上“匙孔”缺陷修补,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对不同焊接参数下的接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被运用于对焊接过程的研究中,
Delta机器人是最典型的空间三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具有运动速度快、定位精确、效率高、重量轻等特点。其在3C电子产品、食品包装、生物制药、3D打印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需求数量的增加,间接的促使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Delta机器人动态抓取的精度和速度,设计了一种基于NJ运动控制器的Delta机器人抓取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欧姆龙NJ运动控制器和Ether
人类生态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枯竭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门问题,为了维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提倡“环保、低碳”技术。使用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铺筑道路的技术是全球所有国家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并且全面实施应用的新型技术。采用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铺筑道路技术与相似类别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技术进行比较,该项技术从大体上不改变沥青混合料的常规施工工艺和配比材料的情况下,将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是一种新型的点焊方法,在工业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现有搅拌摩擦焊设备进行改装,自主设计并制作了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关键零部件及工装夹具。采用自主设计的焊接搅拌头,对2mm厚的6061-T6铝合金开展了焊接工艺实验,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点表面成形、微观组织形态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焊接工艺参数-过程特征参数”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焊接工艺参数对Hook角度的影响机理。本
本课题基于某石化设备公司的项目要求,采用自动埋弧焊接技术实现了不同规格S30408不锈钢储罐的焊接,并对接头进行室温应变强化处理,对强化后接头力学性能进行评定,并研究了焊接接头在应变强化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分析了接头不同区域强化效应差异,以及应变强化对接头耐蚀性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对奥氏体不锈钢储罐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对奥氏体不锈钢试板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9%预拉伸强化处理。结果表明,
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我国基于AP1000技术自主开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三代核电堆型,首次采用钢板-混凝土结构(SC结构)屏蔽厂房,可以更好的防护外部冲击。但由于SC结构非常复杂、只能进行单面多层多道焊接,所以产生的焊接变形大、难以预测及控制。本文结合焊接试验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SC结构Q345B典型接头小尺寸试板焊接变形进行研究,建立了SC结构典型接头的固有应变数据库。采用固有应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在处于较大负载且复杂的工况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作为电机冷却系统重要组成零件之一的定子内水套,其强度以及耐用性直接影响到冷却装置的寿命。因此,对定子内水套的锻造成形技术研究,不仅能有效降低油耗,还能降低其生产成本。本文以大复杂系数的定子内水套为研究对象,分析定子内水套的锻造工艺,设计该水套锻造的模具结构,利用软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