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对三十年间(1972~2002年)的中美关系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旨在揭示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之间内在的、辩证的互动关系,以便加深对错终复杂的中美关系的认识,更好地预测与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并且更积极、主动地管理和培植中美关系的未来,避免犯不必要的过错。本论文的研究逻辑是,从中美经贸与中美政治关系的史实出发,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之间的互动关系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中美关系走向的模型设计即和论点。然后,分别从影响经贸关系的政治因素和影响政治关系的经贸因素两个方面对模型设计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确定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是:中美经贸和政治关系将以良性互动的关系向前继续发展。为维护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本论文进一步提出大力开展对美经济外交的建议。本论文主要回答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二)如果存在,那么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在过去的30年里又是如何互动发展的?(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互动关系?中美两国国内政治与国际战略是如何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四)中美经贸与政治互动关系的前景如何?有哪些可以预见的困难及有待改进的空间?为达到预期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本论文的框架有五章构成,分别为: 第一章--导论:提出论题的由来以及要回答的问题等,并且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现有研究进行概括性的考察,从而确定本论文所能作的贡献。接下来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作简要阐述。第二章--中美经贸与中美政治关系互动发展的历史考察:从经贸与政治关系互动的角度,将中美关系分为六个历史时期进行动态考察,并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与模型。假设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之间的互动作用力是可以衡量的,从而可以对不同时期经贸与政治之间相互作用的值进行比较,设定“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为中美关系坐标图中的两个变量,根据这两个变量在六个不同历史时期相互作用的值,确定坐标图中的六个点,连接这六个点则演示出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模型:即中美关系发展曲线。曲线的走向表现为沿着以斜率小于45度中心线的方向延伸,这表明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将是:中美经贸和政治关系将继续以良性互动的关系<WP=8>向前发展,且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要快于政治关系的发展。这是本论文的论点所在。第三章--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政治因素分析:从中美两国国内的制度与非制度以及两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因素等政治的角度,分析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政治因素,对论点进行“政治因素”的论证。第四章--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政治关系的“正”、“负”作用分析:从经贸关系的角度论证经贸对政治关系的“正”、“负”作用,经贸是一把“双刃剑”,两个国家可以为了贸易而和也可以为了贸易而战。本章论证并总结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政治关系的“正”、“负”作用,对论点进行“经济因素”的论证。第五章--中美政经关系前景:总结前面各章,对中美经贸与中美政治关系的互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对模型进行解释及论证,并得出结论。最后,确定有待改进的空间与该避免的问题,并且提出大力发展“经济外交”的战略性建议。本论文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虽然对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做过反复深入的研究,但还没有人对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的互动关系做过专门研究。然而,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软权力”的作用不段显现,在国际关系中,各国都越来越强调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发展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因此,对复杂微妙的中美关系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尤为重要。本文对这个尚待开拓的课题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的在于:1、证实中美经贸与政治关系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以便加深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的认识。2、分析造成这种互动关系的因素,剖析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各种政治因素,以及经贸关系又是如何影响中美政治关系的发展等。3、预测互动关系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保护、培育和发展中美关系提出建议。本论文的创新方面主要在于:1、将模型分析引入中美关系的研究。2、提出“经济强动力说”。3、提出“中美关系曲线”,并对“拐点”进行论证。4、将“经济外交”引入中美关系的研究等。此外,本论文也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次新的尝试。国内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对其理论流派的介绍和评述阶段,而专门研究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的著作所见不多。而西方学<WP=9>者的研究,都集中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或民主制度的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截然不同,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的国家。因此,对中美两国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可以说也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种尝试。本论文后继研究还可以在中国应采取哪些更积极的对美经贸政策方面作深入的探索。
其他文献
论文以分时度假这个全球盛行的休闲旅游新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对中国的分时度假进行系统性、基础性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分时度假的需求、供给和产品定
<正>(一)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上海有关单位举行座谈会,恰逢12·9学生运动也是70周年,我应邀参加,谈了一些感想。我认为纪念的意义,在于要重温这一段革命历史,继承发扬
传统家国同构精神的内涵忠孝相通,深深影响历代士人,在东晋时代背景下,有曲折经历的王戎之在思想上对这种精神有了觉醒,使书“圣”蕴含了深层的爱国精神,标志书圣思想的成熟,并通过
农村物流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发展农村物流必须认清我国农村物流的现状,如
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军工企业面对的将是日益激烈、甚至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如何面对一个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资源中最宝贵也是最稀缺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日益被管理者重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深入人
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他对中国的艺术传统有深入研究,又能吸收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加以融会贯通。他关于中国书画的鉴赏文章,深得中国艺术的真谛。《邓以蛰全集
目的探索影响个体晕船病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 ;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防御方式问卷 (DSQ )的投射、退缩、解除、掩饰量表、军校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
"民工荒"是我国经济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无论是"普工荒"还是"技工荒",都是由特定人群短缺而造成的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是国家政府、企业
利用拓扑学知识对皖南旅游区公路交通网络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区内公路交通网络密度以宣城、池州和黄山3地数值较高;交通网络连接性不断得到完善,连结度β指数由2000年的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