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作为公益性的社会基础服务系统,其外在的社会经济效益要远大于交通运输部门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对我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只考察高速公路本身的获利能力,而应从交通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着眼于宏观角度来衡量高速公路对于宏观领域各个部分所产生的影响,并应将这部分宏观效益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后分摊计入高速公路的资产价值中,成为高速公路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避免低估高速公路的资产价值所造成的损失。本论文就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来评估高速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将高速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分为直接投入效益、诱导效益、产出效益及高速公路运输的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四个方面,分别在第2、3、4、5加以具体分析。在第2章中,根据高速公路直接投入效益产生的途径不同,将直接投入效益分为前项乘数效益、后项乘数效益和消费乘数效益三个方面,解释了高速公路如何通过这三个途径反映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中,然后通过投入产出法对高速公路社会效益中的直接投入效益进行定量的初步分析,计算出前项乘数效益、后项乘数效益和消费乘数效益,归纳出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根据湖北省六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统计数据,对高速公路直接投入效益定量分析作了一个案例,计算出了湖北省公路业每增加一元产值,能直接和间接创造GNP值,即湖北省公路业对区域内的直接投入效益大小。第3章介绍了诱导效益,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以及建成通车后,由于地区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及有利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环境下,道路沿线成为投资发展的热点而促进区域经济超常增长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分析过程中,首先确定了诱导效益产业带及影响区的范围,再以沈大高速公路为例定性分析了诱导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表现与显著的作用,并提出了从诱导效益产生的原由出发定量分析了由诱导效益所引起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思路。第4章是产出效益,是指公路项目建成后,相对于无项目时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各种运输费用的节约,包括客、货运输成本降低、节约客、货在途时间的价值、减少交通事故等7个方面,对各个相关部门净产值的增长所做出的贡献。第5章对高速公路运输的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略作了分析。第6章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明确了论文的写作目的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