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自噬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以HUVEC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Ang II及不同时间刺激HUVEC,MTT检测所给浓度的Ang II作用24 h时的细胞活力;分别用Ang II的I型受体拮抗剂(ARB)、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线粒体 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5-HD)、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自噬抑制剂(3-MA)及其促进剂(Rapamycin)预处理细胞,再加入Ang II刺激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BECN1)、P62表达量的变化,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自噬小体数目变化;通过转染敲除自噬基因ATG-5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自噬小体数目变化;用NO试剂盒检测NO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OS表达量变化。 结果: 细胞接受所给浓度的Ang II刺激24 h时其活力无显著变化;不同浓度的Ang II以及在其作用于不同时间均可促进HUVEC的LC3- II/ LC3- I、BECN表达量增多,P62表达量降低,表明Ang II可导致HUVEC自噬;ARB、NADPH氧化酶抑制剂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5-HD均可减弱Ang II所致细胞上述自噬相关蛋白水平变化,表明Ang II引起的HUVEC自噬可通过ATI受体、NADPH氧化酶作用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介导;Ang II对细胞作用24 h后NO、p-NOS水平下降,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增高,L-NAME作用于细胞后的效应类似于Ang II的作用,表明Ang II可能通过NOS活性下降引起HUVEC自噬增强;3-MA和Rapamycin分别对Ang II所致的自噬水平起到抑制和加强作用。 结论: Ang II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是由AT1介导的NADPH氧化酶、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及NOS活性下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