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画改良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中,徐悲鸿是其引领者之一。针对当时中国画发展情况,他提出了对中国画改良的诸多见解,而中国画引入西方素描写生的方式,无疑是他改良的主要举措。对传统中国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且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画教育。也一度引起中国美术界的诸多争议。针对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这一美术现象,在对其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对美术现象,尤其是对发生冲突、变化的美术现象研究时,为了避免论点的主观偏颇,不应站在矛盾双方其中一方的立场上,应综合矛盾两方面因素作出客观而理性的判断。本论文首先,分析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的时代背景(1915-1927);其次,介绍徐悲鸿生平;再次,理解外师造化在中国画中的内涵;第四,陈述徐悲鸿中国画教育中的素描写生观;第五,理解中国画“外师造化”之“变化”;第六,深入分析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的原因;第七,评价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这一美术现象。文章由浅入深,论证徐悲鸿的素描写生是在不危及中国画传统根基的基础上的,从中国画“外师造化”形式上的变化来引导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方向这一结论。对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教育这一“外师造化”之变化在中国画发展史上予以综合思考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