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是西北高原的干旱地区,当地的水资源量稀少,农业的稳产高产主要靠引黄灌溉。随着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当地和客水提供的水量将无法满足今后发展所需。我国目前关于水权初始分配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水权的分配往往仅限于宏观的理论指导,缺乏微观定量化的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宁夏引扬黄灌区的实际,提出一种新的水权分配模式,得到了当地水权分配的具体量值;然后,着重研究了灌区的需耗黄河水量,针对灌区“大引大排”现象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解决方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宁夏引扬黄灌区为研究对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1.以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针对宁夏灌区的实际情况,筛选出15个指标因子,建立了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并构造了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德尔菲法”请专家对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进行打分,统计结果,并做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宁夏五个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的初始水权量值。 2.以宁夏灌区14个县为基本单元,统计2000~2002三年各县的社会经济状况指标和需耗水定额,分别计算出各县“三生”的需水量和耗水权。结果显示,现状年灌区14个县总需水量为65.31亿m~3,总耗水权为32.46亿m~3;预测2010年的总需水量为66.72亿m~3,总耗水权为34.29亿m~3。 3.基于求得的灌区14县农业耗水量,利用参数求出农业耗水量对应的直开口水量和田间初始水权,与各县对应干渠提供的直开口水量和田间初始水权进行对比,指导灌区引黄水量的控制与协调。 4.针对宁夏当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对宁夏整个灌区建立区域水平衡模型,预测出灌区现状年总的排水量为41.54亿m~3,排引比为0.56。 5.分别对宁夏引黄灌区10个县和扬黄灌区4个县建立不同的水平衡模型,分别考虑不同研究区域的模型因子,预测各个县的排水量。结果显示,现状年引黄灌区10个县的排水量总和为36.93亿m~3,扬黄灌区4个县的排水量总和为1.93亿m~3。 6.本文的模型计算全部采用MATLAB编程。输入不同资料后,模型程序能够给出所需要的结果。本文研究对于宁夏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