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扩散规律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yq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均生活垃圾处理总量急剧增加。目前对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填埋方式。近年来垃圾填埋场恶臭扰民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周围居民的抗议和投诉,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为了解决臭气扰民问题,必须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臭气污染状况进行正确的预警预报,以便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填埋场臭气的扩散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在基于CFD大气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复杂地形地貌下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扩散规律。文中先对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填埋场污染物风洞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此验证本课题所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复杂地形地貌下(四面环山型和三面环山型)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其中背景气候取对扩散较不利的逆温天气。重点研究风速场和距离填埋场中心沿风速度方向360m、454m和800m,高度为15m处污染物的浓度状况。此外以氨气作为污染气体研究三面环山型工况在不同风向角作用下填埋场应保持与居民区和休闲区的最小距离等。研究结果表明:山地特殊地形地貌将显著地改变近地面来流风的风速、风向和湍流结构,其中迎风面和背风面山脚处风速最低,山顶偏后方(相对风向)风速达到最大。山体背风面会产生较大范围的回流区域,且风速较低;风向对山体表面风速度影响不大,但风向是影响三面环山型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从用氨气作为污染气体来研究污染物沿风方向的影响距离的结果可知,当风向角从0°变化到90°时,污染物的影响距离从890m变化到超过5200m,其中风向角为0°时影响距离最近,而风向角为45°时污染物的影响距离最远。故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结合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当地特殊的气象条件,填埋场距离居住和休闲区的最小距离也要经过科学的计算,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居民受臭气污染的影响。如三面环山型,建议当地盛行风与填埋场的风向角为0度,这样可以减低污染物的扩散距离。人类活动特别是在逆温情况下应该避免在盛行风的方向上,尽量在盛行风两侧较远的地方活动。本课题的研究不但可以为污染物扩散相关问题的模拟提供参考,也可以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址的选取和附近建筑群的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的研究对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预警预报系统的建立也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汉语焦点的特性,设计了接近自然语流风格的实验语料.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运用CART技术,建立了焦点的韵律模型.在语音合成阶段,使用韵律模型生成语音的韵律参数,结合Straigh
介绍了STRAIGHT算法的原理,并选择STRAIGTH谱作为语音识别的特征参数.采用对应点映射方法以提高同一发音不同样本参数间的匹配效果,在特征匹配的方法上选择差别子空间法,将二者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灵魂和理论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融入
本文立足于针对日本城市区域高龄人群的防灾规划理论研究,以“微环境”所营造的空间氛围与建设细节为突破点,以日本现存高龄人群避难问题为导向,以微环境构成因素为基础,以做
《人民铁道》报2001年10月13日8版为“汽笛”文艺副刊,该版的文坛动态栏目刊登了3条消息,但其中有两条遗漏了重要信息。在题为“第十二届冰心奖在京颁奖”的消息中,报道了颁
期刊
作为20世纪前期德国重要的艺术史学者,阿比·瓦尔堡通过人类学、文化学和服饰考等领域分析绘画,拓展了艺术史研究的边界,并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他尤其注重对绘画观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1894-1961)的小说《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中的主人公密蒂在一次短暂旅行中就有五次荒诞幻想,显然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危机所致。追其原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进行术前评价头颈动脉扫描的可行性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
尽管特征性的CT表现可提示间质性肺纤维化(IPF),但CT检测对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的诊断敏感性仅50%。因此最新指南认为,无特征性CT表现的患者,包括CT表现疑似或不符合UIP的患者
为了完善支挡结构的抗震稳定性计算方法,基于拟静力法和水平层分析法,以部分浸水条件下的临水加筋土挡墙为研究对象,考虑填土中存在直线型和折线型2种滑裂面形式,推导地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