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形成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方文化史上的两座高峰,对中西方人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庄子和耶稣基督作为道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对道家人格与基督人格起着铸型作用。而《老子》(即《道德经》)、《庄子》和《圣经》作为道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载体,深刻反映了中西方人格形成方面的各自观点。本论文以《老子》、《庄子》和《圣经》为文本载体,依托文本中老子、庄子及基督耶稣的话语与行为,分析道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对中西方人格范型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论文包括六个部分,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共有四章。导言部分介绍老子与其代表作《老子》、庄子与其代表作《庄子》及基督耶稣与《圣经》的相关背景知识,描述了论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指出论文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人格的研究。第二章定义了人格的内涵,并结合相关文本指出道家与基督教各自的理想人格结构。第三章包括三节,前两节分别从道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在宏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宇宙观、人与自身存在的极限的观点即生死观,微观——人对自身本性的观点即人性观、人对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观点即价值观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中西方理想人格的形成;第三节从人与动物的关系、人对物质需求的观点即财富观以及人对名誉的追求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相关论点,文章从道家经典著作和圣经中分别引用了相关章节加以佐证。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分别分析了实现道家理想人格与基督教理想人格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结论部分结合社会实际得出对比道家理想人格与基督教理想人格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道家理想人格和基督教理想人格形成的对比探讨,引起对东方道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对比研究的重视。
其他文献
不仅仅是让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财政自主权,而且,要让地方政府更为负责大国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从中央政府的目标到地方政府的行动,中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难以保证地方
随着新课改教学规范的深入渗透,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显著提高了整体的高中教学质量。但站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看化学教学,其中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过渡到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课程内容建设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关键。冰山模型理论涵盖了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这六项关于个人胜任力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处获悉,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做好。火星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是在探测火
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利普斯他汀(Lipstatin)的菌株GWL1.201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GWL1.2012与毒三素链霉菌形成一
<正>西北油田将为国家能源安全解忧,继续援疆,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总目标。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聆听了总理的政府工
凯尔特教会是存在于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基督教会,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组织。它大致可以分为由不列颠人建立的不列颠教会和爱尔兰人建立的爱尔兰教会。直到公元12世纪,凯尔特教会才
本文通过苏北石庄村基督教个案的实证研究,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探讨了基督教与乡村伦理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对基督教在石庄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为分析基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孝悌乃是仁之根本,孝悌之道又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