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浸铝钢板异种金属CMT连接工艺性能研究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MT焊接因为过程稳定、无飞溅、焊接热输入低等原因被用于铝钢异种金属连接的研究。但由于铝-钢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界面间容易产生裂纹,影响异种接头的使用性能。本研究提出采用1mm厚6061铝合金和SA1C浸铝钢板异种材料进行CMT焊接,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表面成型、气孔分布、接头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铝-钢金属间界面层的形成机制。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即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对焊接表面成形、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焊接速度越小可以使用的有效焊接电流范围越宽,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可用的有效焊接电流范围在逐步的减小。当焊接速度0.75m/min、焊接电流85A、送丝速度5m/min、焊接电压12.6V、焊枪对中时,焊接表面成形最好,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最佳。对接头微观组织形貌及相进行观察分析表明,接头为典型的搭接接头形貌,焊接接头主要分为铝熔合区、焊缝区、界面区、钢母材热影响区四部分。铝熔合区形貌为典型的联生结晶,从熔合线位置沿温度场方向,平行向焊缝中心生长,熔合良好,未观察到明显的焊接缺陷。焊缝区主要由α-Al初晶相和晶间的Al-Si共晶相组成。焊缝区可以看到有气孔生成,可以通过调节焊接电流或焊接速度实施控制。界面层由致密的Fe-Al-Si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重点研究了影响接头性能铝焊缝金属与钢板之间界面相组成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当热输入量过小时,焊缝金属与钢表面不能形成有效的连接。当热输入量过大时,原始的金属间化合物层遭到破坏,并生成新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容易产生开裂。只有当热输入适中时,铝-钢金属间化合物层为遭到完全破坏,并阻挡了铝焊缝金属与钢表面溶解的铁元素的互溶,最终保持了均匀原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及相组成,为Al、Al0.5Fe3Si0.5、Al0.3Fe3Si0.7三相组成,厚度大约为4-5μm。
其他文献
自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译没有得到它应有的重视,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自文化转向以来,自译才开始引起翻译
导弹采用旋转体制有利于简化控制系统组成、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产品小型化、系统兼容性,以及有利于脉冲矢量控制,在制导武器系统中应用广泛。同时面向未来武器系统多样化、智能
对我国普通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从设计灵感的产生到设计思维的形成,往往是一种奇迹般的超常表象,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更是突如其来、稍纵即逝和不由自主的。在设计领域里存在着所谓“被缪斯亲吻过”
振动筛是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振动机械,主要用来脱水、脱介、脱泥和筛分。截止到目前,振动筛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煤炭业、农业、建筑业等多种行业。由于我国现在矿用机械化
历史文化街区是具象的、能够延续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文化遗产,它是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它既包含着静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也包含着这些实体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作为文化遗产
简要介绍了一种用于接收机前端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该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蔡用0.35μm SiGe工艺实现,且不需要外部阻抗匹配元件,并利用两级级联拓扑结构实现频带内
“由凉山彝族自治州与攀枝花合作建立攀西开发区。以这个开发区为中心,重建由四川成都经攀西及云南保山在德宏出境,西通缅、印、孟的南方丝绸之路,为大西南的工业化、现代化
研究背景我国人口的持续老龄化使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社会和个人医疗成本增加,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遭受到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又促进
<正>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因矿藏丰富而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钢铁城市,以盛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当地的支柱企业—本钢集团主营业务为钢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