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系钴氧化物电磁特性的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波吸收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已成为军事、信息和环保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吸波材料的研究正朝着吸收频带宽、兼容性好、吸收强、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方向发展。考虑到Bi―Sr―Co―O化合物是典型的层状材料,而且性质上也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此处我们尝试对Bi―Sr―Co―O化合物的微波吸收性能进行研究,希望能获得具有优良性质的新型微波吸收材料。  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出 Bi2Sr2.1Co2Oy、Bi1.7Pb0.3Sr2.1Co2Oy、Bi2Y0.3Sr1.8Co2Oy和Bi2Sr2.1-xPrxCo2O9+δ系列样品,样品的性能测试主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阻抗/材料分析仪,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微波吸波性质、介电性质和输运性质。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对不同厚度的Bi2Sr2.1Co2Oy和Bi2Sr3Co2Oy样品的微波吸收性能的比较发现,厚度的改变对材料的影响不是那么特别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i2Sr2.1Co2Oy样品的吸波性能要优于Bi2Sr3Co2Oy样品,可能是由于是材料中组成成份的差异造成的。  2.通过对Pb、Y、碳纤维掺杂的Bi2Sr2.1Co2Oy样品进行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发现,Pb掺杂的样品吸波性能优于其余样品,可能是因为Pb的掺杂导致材料的电阻率下降而使 tanδ变大所致,同时发现碳纤维掺杂的吸波性能比未掺杂时要差,这可能因为碳纤维的掺杂改变原有材料的面密度以及材料的电磁参数所致。  3.研究了各种材料射频下的介电常数ε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发现介电常数ε随着频率f增大而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正负离子的位移极化失去作用(因为正负离子的质量较大,在较高频率下无法响应电磁场的振荡)以及耦极矩的取向极化随着频率f的增大而作用越来越小所致。  4.通过对Pr掺杂的Co232多晶样品的输运特性的测量,发现样品的电阻率随Pr的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Pr的掺杂使得样品的空穴浓度减小所致。当x=0.4时的样品在270K附近电阻率出现峰值,这是空穴浓度低的Co232物质的固有特性,而这可归因于层状材料中电子和玻色类激子之间相互作用而致的层内输运的相干—非相干渡越所致。x=0.6时的样品的低温电阻率遵循二维可变程跃迁模型。  综上所述,本实验得到的材料的确显示出一定的微波吸收性质,在一定的频率上也显示良好的吸收效果,但同时也有吸收较为分散、难以集中、连续性差的特点,与实用的要求相差很远,因此材料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日益兴起的财务共享服务助力大型企业业财融合、内外互联,企业目前多处于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上升期.伴随着智能化技术日趋成熟,企业向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转型的
从古至今,无论在什么时候,文化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情怀,最重要的是一种影响,所以一个民族的强盛和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小、从幼儿时
本论文研究了机械搅拌法制备SiC颗粒增强ZL104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同时对制备的复合材料浆料进行了离心铸造成形工艺的研究,并对成形零件的组织、成分和性能进行了重点的研
内腔结构腐蚀是目前影响飞机安全飞行和经济修理的严重问题,本文着重围绕飞机典型内腔腐蚀的原因和机理、加速腐蚀试验方法、防腐体系改进、喷涂技术的改进、喷涂设备的喷嘴
他们只需将辫子上的触角和其他万灵生物连接,就可以互相感应,互相沟通,无论是动物还是树木.他们的世界在黑暗中熠熠发光,美丽的植物黑夜里绽放出闪耀的花朵--那是另外一个世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各类企业的增加,随着企业的快速增加传统财务人员的能力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
本文基于ANSYS中的LS-DYNA模块,以设计的一种解锁装置为例,对该装置的结构形状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并结合常用火工药剂,以药剂燃烧的产气压力为主要因素,来讨论了ANSYS仿真技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无毒性的优点。壳聚糖通过静电作用可以与DNA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从而促
古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我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耐火等级低,因此预防火灾,是保护和利用古建筑的首要前提。本文对我国古建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