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凌叔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活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叔华研究在近几年较为火热,但对于凌叔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活动,研究界却较少涉及。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生活环境、凌叔华与陈西滢的婚姻、凌叔华自身的状态等,都对凌叔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凌叔华这一时期的经历相比之前也丰富了很多。本文研究三四十年代凌叔华的文学活动,包括凌叔华的生活经历及其文学作品。论文从三四十年代战争背景入手来解读凌叔华,也从凌叔华的文学作品入手来展现中国三四十年代文学的一个向度。绪论部分阐释三四十年代对于凌叔华的特殊性。三四十年代凌叔华文学活动研究的缺失,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正文以凌叔华生活地域的变迁为划分依据,分为三章,将凌叔华每一时期的文学活动、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第一章以凌叔华生活地由北京迁往武汉为论文的起点,说明凌叔华生活地域变迁的原因以及她的心理变化,同时解读她与北京文化圈的密切关系。第二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阐述“战争”对凌叔华的影响,细致分析凌叔华在武汉的文学活动,深入讨论目前并没有引起研究界注意的、凌叔华主编的刊物《现代文艺》以及她的通讯文章。在分析凌叔华主编刊物的同时,重点梳理解读凌叔华的文学作品。第三章探讨凌叔华的中篇小说《中国儿女》,深挖创作背景及文本意涵,同时讨论“珞珈三杰”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凌叔华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出国后,三四十年代是笔者论述的重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有两个:在北平的二十年代与在武汉的三四十年代。闺阁中的女性、姨太太、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新女性是凌叔华二十年代作品的主人公,三四十年代,她的创作眼光转移到了下层女性与儿童身上。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凌叔华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凌创作了通讯文章,这是她鲜少涉及的题材,中篇小说《中国儿女》是她关心时政的另一个表现。自来到武汉之后,凌叔华作品的个人色彩更加浓厚,《小刘》、《旅途》等作品都是根据她自身的经历所作,《中国儿女》也是她根据在北平的生活而作。战争带来的痛苦,情人战死带来的感伤,生活带来的不惬意,使得凌叔华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此阶段,凌叔华创作了儿童小说,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切入点,用儿童视角的简单来窥探成人世界的复杂。无论是凌叔华的作品还是她的生活,三四十年代都与她的过往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值得深究的。
其他文献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思想、情感乃至认识难免产生偏差.若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便有了精神的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检索,自我否定,在自觉的扬弃中实现思想情感的转
一、千岛湖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依据1.千岛湖库区对水资源的重视目前,千岛湖已经成为浙江省、杭州市的绿色天然屏障,已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考核验收.面积573平方公里、库
200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再造工程"、推进"三大跨越"、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众所周知,十多年前,体育记者对体育比赛的报道,只要记录比分,叙述过程便可交差了,但是,现在如果这样写,读者会不屑一顾。电视的普及、频道的增加,使现代人更喜欢从电视这个多元空间接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
1.与省内其他市地比较(1)杭州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上年,全省排名回归首位据省医药行业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杭州医药工业总产值赶超台州,回到了2002年排名全省第1的
近3年来,拱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把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
机械院这次在浙江设立分院,这也是一个创新.机械院侧重于软件,老是问国家要项目.这次转变,我说可能就是新的领导班子想到的事.应该说,也标志着机械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