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克·德里达是西方哲学、美学和诗学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型的关键人物。某种意义上说,他在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堪比是一个“蓄水池”。他所开创的“解构”理论和策略直接影响到后现代主义,开辟了西方文化思想的一个新时代。德里达解构理论的矛头直指“逻各斯中心主义”。其理论和实践有着一以贯之的统一性和递进性。前期他选择了以一种符号学、文字学的方式作为策略,试图从微小处入手去撼动传统形而上学大厦;后期则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本文主要对德里达前期的几本著作进行考察,聚焦于解构理论的符号学与美学向度,重点关注其文字学主张、文学解构论和文学价值论,试图从理论层面把握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学理特征。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德里达解构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并对其学术使命与理论渊源做了深入探讨。我们认为,德里达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它们分别是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结构主义(包括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德里达“解构”之义及“解构”策略,涉及到德里达解构理论的旨趣和目标,及其解构策略的具体运作。这里我们主要从德里达的延异、踪迹、替补、播撒等四个关键术语入手进行探析。第三部分,主要以德里达《论文字学》为探究对象,兼及德里达的其他著述,进而对德里达的“文字学”主张进行深入分析。这是因为,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最初即是从文字学、符号学角度开始的。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德里达的文学解构论,为了更进一步地展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思想,主要从文学观、文本观、阅读观、批评观等方面做出具体阐述。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德里达的文学价值论,这是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主旨,也是他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这也是最能与20世纪其他诸种文论直接对话或对照的部分。主要涉及到德里达对语言、文字、符号、文学、哲学以及自然和文化等方面的价值问题的认识。第六部分,主要论述是德里达解构理论的理论意义,重点阐述了德里达解构理论对美国耶鲁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一批西方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思潮的影响,发掘了德里达的学术个性和精神实质。同时,分析了解构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余论部分,重点论述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论研究的理论意义,阐述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