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的中国处于外战结束、内战伊始的特殊时代,战乱频仍、灾荒四起、物价紊乱,这种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更映衬了上海此时回光返照般的歌舞升平。“上海小姐”选美正是这个时期由苏北难民救济协会上海市筹募委员会举办的一场轰动一时的赈灾募捐活动,目的是为遭受苏北水灾肆虐的难民筹集救济款项。活动以公开选美的娱乐形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开创性地大规模组织良家名媛参与选举,使候选人涵盖名媛、学生、公务人员、艺术界等数十人,最终通过获得选票的数目多少角逐出“上海小姐”前三名以及各界选美“皇后”,并成功筹募二十亿余元赈灾款项,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期间不论是组织、宣传、招募还是最终的选举、园游会呈现,都明显地展现着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引领了当时的风尚潮流。而参加此次活动的人,也或多或少因此而改变了命运的走势,成为大时代中的弄潮儿。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涉及:民国末期的赈灾团体及其发展趋势、杜月笙组织选美赈灾的潜在原因、选美筹备如何进行、“上海小姐”选美的筹募困境、闺阁女子怎样走上参选之路以及“上海小姐”“皇后”们的人生道路等。本文力争由选美活动引出数根线索,串联出几幅生动的时代图景,展现当时社会的时代大观。笔者通过查阅历史档案、翻阅书籍、参考各类当时报纸中关于“上海小姐”选美的报道、评论等,将对此次选美活动史料进行全面梳理,填补对其研究的历史空白、纠正错误的历史传闻,并重新审视“上海小姐”选美活动与其特殊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通过在赈灾、帮会政治、媒体发展、女性公共生活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其独特的创新性以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