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大气污染—植被—二氧化碳的相互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CO_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能够通过改变辐射来影响区域气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CO_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其浓度的变化对于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的排放过程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大气中的臭氧和颗粒物浓度。另一方面,臭氧对植物细胞的损伤以及颗粒物的散射施肥效应能够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从而改变陆地生态系统对大气中CO_2的吸收过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国,CO_2浓度逐年上升。同时,近年来以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造成空气质量
其他文献
真核生物的线性基因组在细胞核内折叠包装成特定的三维结构,参与了DNA复制、DNA修复以及基因转录调控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对于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植物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及其对生命过程的调控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养活了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揭示水稻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及其调控基因转录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利用Hi-C技术,人们在水稻三维基因组研究
学位
学位
随着各类移动设备的完善和发展,共享经济在实际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共享乘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应用节约了资源,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作为新的共享经济模式,目前还有很多的问题亟需研究。共享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市场,不论是滴滴、优步等共享乘车平台还是其它各类共享经济平台,都往往不直接管理或者拥有资源提供方或者资源使用方,而作为一个资源调度中介的角色存在,平台需要综合考虑供求两方的协调
学位
随着新型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的蓬勃发展,可充电质子惰性锂-空气电池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正极表面放电产物Li_2O_2的可逆形成与分解,该体系的理论比能量高达3500 Wh kg~(-1),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蓄电装置。然而,受到电池组分本征特性的限制和外部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锂-空气电池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鉴于Li_2O_2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Li OH和Li_2CO
学位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及电力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监测装置部署在电网中并由此产生海量实时监测数据,这些数据中蕴藏着丰富的电网运行状况信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实现对电网运行薄弱点分析及运行态势量化评估,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中提出从两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样本特征分析,进而实现对电网中异常行为检测及定位。论文的第一部分(第3章至第6章)从量测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学位
边坡失稳形成滑坡。滑坡地质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库岸边坡失稳形成的滑坡是指水库特别是大型水库建成后,受库水位波动影响,在重力作用下由库岸边坡变形孕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岩土体整体滑移的地质灾害现象。库岸边坡失稳破坏往往伴随各种次生灾害,其影响范围广,造成的危害大。边坡是一个由固、液、气组成的复杂开放体系,其变形和破坏具有多场演化特征,对多场信息的监测可为边坡的变形机理研究和
学位
随着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功能性纳米材料具备着传统治疗手段所缺乏的优势。纳米载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它们通常能够更好地避免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并清除,有效地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寿命,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一些光热材料则由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光热转换能力和低生物毒性而被应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它们通常能够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迅速升温,最终通过高温杀死周围的肿
学位
钢铁、焦化、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的工业炉窑和表面涂装行业,普遍存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复合污染问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处理的适用技术,已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应用案例,但其能耗较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采用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可有效解决此瓶颈问题,其中适用于等离子体体系的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是关键。针对等离子体高能
环氧化合物是重要化工原料之一。传统氯醇法生产环氧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开发绿色高效的烯烃环氧化工艺以取代传统的氯醇法工艺,对推动环氧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开发出绿色、高效、稳定的工业催化剂是实现烯烃绿色环氧化的关键。而环氧化合物再与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既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又可消耗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循环具有一举两得的重要意义
学位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环保友好型新技术,在应对全球性环境和能源危机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BiOBr是一种可见光催化剂,对波长大约小于440nm的可见光有强烈吸收,其产生的光生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但作为一种单组分光催化剂,它的光催化性能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差距。本论文以提高BiOBr的光催化性能为目的,通过构建三维结构、Z型异质结、纳米阵列光电极和与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