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新农合试点县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江西省农村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探索提高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方法。 方法: 利用江西省2003/2004年到2014年的六次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现况调查数据。采用复杂抽样数据加权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使样本数据更具代表性。Erreygers集中指数(EI)及其分解法分析卫生需求、社会经济和其它控制变量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贡献。利用加权后的线性概率模型(LPM)分解各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的EI值。 结果: 1、从2003/2004年到2014年,老年人两周就诊水平公平指数均为正值,总体上有上升后略降趋势;相比非老年人,老年人该指数的绝对值较大;因经济困难未就诊水平公指数均呈负值,呈上下波动趋势,而非老年人该指数绝对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老年人群一年住院的水平公平指数均为正值,呈下降趋势,非老年人水平公平指数绝对值较小;提前出院、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应住院非住院和因经济困难未住院的水平公平指数值为负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3、老年人门诊服务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是否患慢性病、年人均收入、职业等。影响老年人住院服务公平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年人均收入、职业、是否患慢性病、劳动力以及是否参加新农合等。 结论: 1.江西省新农合试点县农村老年人的两周就诊在矫正了需求变量的影响后,六次调查均为亲富不公平性,较贫困老年人两周未就诊率和因经济困难未就诊率均较富裕老年人高。 2.矫正需求变量后,老年人的住院率均为亲富不公平性,但有下降趋势;提前出院、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率、应住院未住院和因经济困难未住院率,均为亲贫不公平。无论是门诊服务还是住院服务,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性大于非老年人群。 3.降低老年人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是提高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有效方法,减少老年人收入差距是提高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有效途径。此外,提高老年人新农合的参合率、提高劳动力比率以及促进其职业非农民化均可能是提高其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