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典型模式及经验解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inl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自1984年为通识教育开启首章到现在,已近三十年。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也从意涵、价值、理念的厘清转向课程、教学、评价的探讨。本文借课题研究的机会,于2011年三月至六月赴台考察,对台湾地区163所大专院校(截止2010学年度)进行调研,实地走访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12所高校,访谈国立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在内的通识教育指领者5位、教师8位、学生26名。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省思台湾通识教育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的经验,以期对大陆通识教育的推行有所助益。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对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以通识课程纳入台湾地区大学课程体系、获得课程自主、课程保障启动为三段切割,对通识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从社会、经济、教育自身发展等角度,深入分析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三部分从结构与内容两个维度阐述了台湾通识课程设计的典型模式,对各种模式的实务落实予以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台湾地区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架构方式及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论文指出,辅助课程与正式课程互补发效;核心课程分校级院级两类实施;各校分类选修的类别划分不一;不同模式搭配设计较多,单一模式设计较少;院校类型与层次不同,课程设计亦存在差异。各校通识课程设计存在差异主要受学校层次、学校类型、师资力量、各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各校对基本模式的态度五个方面的影响。   第四部分从理念、方法、要素三个层面透视通识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总结台湾现行通识课程设计取得的成就,省思当前台湾通识课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指出,当前通识课程设计采取的系列措施在强化教师教学能量、优化通识课程质量、提升通识课程地位、扩充通识课程资源方面,成效显著。但课程发展的学理支持薄弱、典范效应致使各校同时发展趋同、通识教师生涯发展缺乏系统支持、具有跨领域研究专长的通识师资仍显匮乏亦限制着台湾通识教育的远景发展。   第五部分结语。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