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中国式财政分权的不断转型,地方政府税收权力与责任支出范围的同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腾飞,带动着全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GDP增速高速发展。然而,伴随发展而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如地区环境恶化等引发了社会和学术界的讨论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政府间竞争对同级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决策上产生的相互影响入手,以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为切入点论述环境规制和政府间的策略互动行为,分析环境规制竞争策略互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就理论和实证所得结论为中央政府提供可能的政策建议。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首先梳理了已有文献中对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和地方政府间的策略互动所进行的研究,明确了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互动的表现及其来源。即,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提高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围绕着地区内环境规制展开了对流动性生产要素的争夺,从而形成了地方政府间的环境规制竞争。然后,基于对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在既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三部门下流动性生产要素均衡模型,通过引入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影响推导模型,得到地区间环境规制竞争互动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两个命题。实证分析部分,为验证理论部分的命题,结合2005年至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Moran I值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空间Durbin模型实证分析,从环境规制支出、环境规制监管和环境规制收益三个维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一个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与其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地区内生产要素以及财政分权程度紧密相关,地区间环境规制竞争策略互动存在且表现为模仿互动,地方政府污染治理上存在搭便车现象,为争夺流动性生产要素,地方政府竞相放松环境规制,导致环境规制策略最终趋同,环境规制竞争呈现逐底状态。最后,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向中央政府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希望中央政府创新环境规制政策设计,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合作,引导地区间环境规制竞争从“逐底”向“逐顶”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