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胺苯磺隆的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易对水稻产生药害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胺苯磺隆,在自然条件下难于降解的问题,从农药厂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对胺苯磺隆降解效果很好的真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23株有较好降解效果的菌株是从胺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富集筛选出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挑选出了对胺苯磺隆降解效果最好的、能以胺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L5。通过形态学、典型培养基培养、rDNA-ITS序列片段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其为青霉菌霉(Penicillium sp.)菌。(2)L5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25℃是L5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6.0是其生长最适pH值;20℃是其孢子萌发最适温度,5.0是其生长最适pH值,高湿环境有利于孢子的萌发;PDA培养基是最适合L5生长的培养基;L5更适合在全暗的条件下生长。(3)通过胺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试验确定了L5降解胺苯磺隆的的最优条件:20mg/L的初始胺苯磺隆浓度、8%(体积分数)的接种量、6.5的pH值以及28℃的温度。用动力学一级方程Ct=25.112·e-0·0219t拟合最优条件下的降解曲线,R2=0.9642。在最优条件下连续培养120h,可降解92.87%的胺苯磺隆。L5的细胞可溶性酶可在72h降解86.32%的胺苯磺隆,和菌株降解效果相当,证明L5降解胺苯磺隆中起主要作用是由于其细胞可溶性酶的存在。将L5接种于在校园中采集的自然风干土和灭菌土,L5在25d可分别降解90.87%和88.33%的两种土壤中的胺苯磺隆,两种土壤中胺苯磺隆的自然降解率分别只有13.92%和7.95%,由此说明L5具有应用于解决大自然土壤中胺苯磺隆残留问题的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亲代母体长期铅暴露对雄性子代断乳大鼠睾丸中谷胱甘肽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作3组,分别为对照(去离子水)组和0.8、1.5 g/L乙酸铅染毒组,每组
<正>由于区域性公司具有更加灵活、分权更彻底,也更有益于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因此,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异地业务扩展,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公司,在异地成立相对独
结合非参数回归技术分析,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得到的24组稀硫酸腐蚀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试验数据,研究pH值、水胶比、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坍落度5个因素对混凝土腐蚀量的
长庆油田物资运输路线复杂、难度大,随着长庆油田"质量、发展、效益"目标的提出,长庆油田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是长庆运输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长庆油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186例住院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将随机分为甲钴胺联合NGF组(治疗组)93例,单纯甲钴胺组(对照组)93例
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方法,对莫言的《檀香刑》与余华的《现实一种》进行比较分析,从主题学的角度,浅析西方"荒诞"艺术对中国影响的同时,试图提示中国处于上世纪70年代至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河流生物性污染日趋严重。通过饮用、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体已引发多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安定造成威胁。现阶段有关
为定量描述停车者对居住区共享泊位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将停车者的个人属性与出行属性作为效用变量,将居住区共享泊位停车和路内就近停车作为选择肢,建立二项Logit模型。分析
1.前言 InSb是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在77°K时,禁带宽0.23电子伏,因为载流子迁移率高,在红外波段(截止波长5.5微米)灵敏度较高,适于作快速响应的探测器材料。原来的测热辐射
揭傒斯(一二七四—一三四四)字曼硕,龙兴富州人。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奎章阁授经郎,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升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谥文安。为“元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