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累及冠脉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大动脉炎累及到冠状动脉(Takayasu arteritis with coronary artery involvement,TA-CAD)是一种临床上比较特殊但是却并不怎么罕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近些年来,伴随着冠脉造影技术开展的增多,发现60%的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病变。TA-CAD患者预后报告的死亡率在3%-21.0%之间,冠状动脉受累而导致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是导致大动脉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早地筛选出TA-CAD患者,进行及早处理,可以改善大动脉炎患者的预后。研究目的对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探寻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入选2010年1月份到2018年10月份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住院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CT的47名连续性大动脉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的T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冠状动脉受累组和冠状动脉未受累组,其中冠状动脉受累组的患者有28例,冠状动脉未受累组的患者有19例。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是否﹥40岁,将冠状动脉受累组的患者分为早发TA-CAD组以及晚发TA-CAD组,分析比较在不同的发病年龄的TA-CAD患者中各个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的发病年龄的TA-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研究结果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的患者的男女比例是1:3,更易出现胸痛、胸闷,或伴心电图ST-T改变,受累患者中最常见的大动脉炎类型为III型(50%),冠状动脉病变更多的见于前降支(32.7%)和右冠状动脉(30.9%),大多数为双支病变(46.4%)。早发TA-CAD组的患者与晚发TA-CAD组的患者在性别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II型的大动脉炎更多的见于早发TA-CAD患者,晚发TA-CAD患者更容易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P<0.05)。大动脉炎累及冠脉患者更易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根据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和发病年龄。结论1.TA-CAD多见于女性;大多数累及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双支病变最为常见;III型大动脉炎最常见。2.早发TA-CAD患者和晚发TA-CAD患者在性别和冠状动脉病变分布上未见统计学差异;II型大动脉炎更多见于早发TA-CAD患者。3.糖尿病及发病年龄是TA-CAD的独立危险因素;TA患者尤其是晚发的TA-CAD患者,当其合并胸闷、胸痛和心电图ST-T的改变时应警惕冠脉病变。
其他文献
对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茉莉醛进行了研究,得到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定茉莉醛含量的方法.
目的对清金化痰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CH)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62例CH发生肺部感染患者,随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Nova-pak C184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对螺螨酯·唑螨酯15%悬浮剂进行的定量分析。结
《简明心理学辞典》是我国大众急需的一部优秀的心理学工具书。其主要特点是:权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基础性与近时性的统一、丰富性与简明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用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ZnO,并与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的改性效果略优于钛酸酯偶联剂,而二者均优于硅烷偶联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进展,随着我国公民自身的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两高一低"、"四种偏向"以及"一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她出版了大量描写黑人妇女为争取政治、经济、性别和种族平等而斗争的小说。艾丽丝·沃克1944年2月9日出生于南方佐治亚州的
<正>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修身齐家的重要基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因素,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关乎党的执政使命。作
期刊
新媒体艺术是20世纪中期产生的,与技术有关或由技术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在叙事方式上完全打破了传统影视媒体以时间为基础的线性叙事手法,以一种完全颠覆性的叙事
《蜀中广记》的明刊本是由曹学佺本人或其友人刊刻,反映了《蜀中广记》成书时的最初形态,因而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所保存的两篇序文中可以了解曹学佺编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