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影响因素。本次探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基线血压、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腰臀比(waist hip ratio, WHR)和钠氢交换蛋白3(SLC9A3)基因多态性等。方法 (1) 2002年12月~2004年1月,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安徽省A、B两县35~60岁常住居民进行了原发性高血压药理基因组学课题,旨在研究遗传及环境因素和药物降压疗效的关系研究。本次研究是药理基因组课题的一部分,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在两县进行社区筛查,共有839人完成了28天伊贝沙坦治疗的全程观察。在初次筛查中,共测量32210人,符合要求的有1464人。经过第2次筛检后,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有909人(男性400人,女性509人)入选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服用伊贝沙坦前后的疗效观察、评价。研究人员收集了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EPI.Info.6.04软件编制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及逻辑检错,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检验等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2)用Beeton Dickinson公司10 ml EDTA K3抗凝真空管,取受血者静脉血10 ml,4℃保存,24小时内按标准法提取基因组DNA。在生态遗传实验室进行基因型检测。根据等位基因的频率,对SLC9A3基因型分布进行遗传平衡检验。采用EPI.Tnfo.6.04软件编制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及逻辑检错,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分析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年龄、腰围、基线血压和服用伊贝沙坦后血压下降之间关系在数量上的相关强度,在三者对血压下降的影响上,基线血压最为明显,调整混杂因素前后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之下,腰围和年龄对血压下降的影响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