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凸显。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构想,并在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十二次会议上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不仅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此政府提出了煤炭去产能的目标。因此,研究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与政策调控是当前形势所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文献梳理和现实状况的考察,将中国过剩产能与美日两国和中国各阶段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并结合中国国情,从产能利用率、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煤炭价格等多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总结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特点,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性铺垫。其次,为进一步研究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主要从地方政府干预动机或压力、干预机会或手段、干预态度或借口三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对煤炭行业投资决策干预,并构建了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图。同时,构建了博弈模型,证明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是煤炭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构建了以煤炭产能为研究核心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情景分析方法设置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干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三种调控政策情景,并对此进行仿真模拟,为我国煤炭行业顺利完成去产能任务提供决策参考。研究主要结论:(1)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是煤炭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2)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为追求当地经济效益会偏离中央政府意愿实施的产能管制力度小于中央政府要求的管制力度,从而造成煤炭行业产能扩张势头有增无减。然而,煤炭过剩产能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按要求完成产能管制实施一定的补贴来弥补淘汰落后产能带来暂时当地经济下滑,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会按要求完成中央政府要求实施的管制力度从而顺利化解过剩产能。(3)短期内政府对煤炭市场适当干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手段,但是,在长期内,政府应逐渐减少对煤炭市场干预,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升级的过程,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环境状况、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