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肉仔鸡饲粮中无机磷添加量的初步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罗斯308肉仔鸡为试验素材,研究了肉仔鸡饲粮中植酸酶最适添加量和添加植酸酶肉仔鸡饲粮中有效磷水平。试验1研究肉仔鸡饲粮中植酸酶最适添加量。选用1日龄罗斯308雏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且公母各半,4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0、1000和1500U/kg植酸酶。结果表明:(1)植酸酶对肉仔鸡1-6周龄体重影响显著(P<0.05),且呈显著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P<0.05),即肉仔鸡1-6周龄体重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植酸酶对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影响不显著(P>0.05)。(2)植酸酶对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影响显著(P<0.05),且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31,P=0.031),即全净膛率和腿肌率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植酸酶对胸肌率和腹脂率影响不显著(P>0.05)。(3)植酸酶对肝脏、脾脏和肌胃重影响显著(P<0.05),且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19,P=0.055,P=0.000),即肝脏、脾脏和肌胃重随植酸酶的增加而增加;植酸酶对心脏和腺胃重影响不显著(P>0.05)。(4)植酸酶对十二指肠、空肠、直肠重和空肠、回肠长影响显著(P<0.05),植酸酶对空肠、直肠重和空肠长的影响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13,P=0.001,P=0.049),即空肠、直肠重和空肠长随植酸酶的增加而增加;植酸酶对十二指肠重和回肠长的影响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37,P=0.046),即十二指肠重和回肠长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植酸酶对回肠、盲肠重和十二指肠长影响不显著(P>0.05)。(5)植酸酶对血清钙和磷浓度影响显著(P<0.05),且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02,P=0.000),即血清钙浓度随植酸酶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血清磷浓度随植酸酶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植酸酶对ALB、TPT、ALP、BUN和GH影响不显著(P>0.05)。(6)植酸酶对饲料中Ca、P、CP、EE养分利用率和AME影响不显著(P>0.0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肉仔鸡饲粮中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000U/kg。试验2研究添加植酸酶肉仔鸡饲粮中有效磷水平。试验包括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肉仔鸡生长前期(1~10d)、中期(11-24d)和后期(25-42d),分别选取1、11和25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罗斯308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且公母各半。前期、中期和后期四个处理组有效磷水平均分别为0.30%、0.35%、0.40%、0.45%,所有饲粮中添加1000U/kg植酸酶。结果表明:(1)添加1000U/kg植酸酶不同有效磷水平饲粮对肉仔鸡10日龄体重的影响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50),即肉仔鸡体重随有效磷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添加1000U/kg植酸酶不同有效磷水平饲粮对肉仔鸡1-10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1000U/kg植酸酶不同有效磷水平饲粮对肉仔鸡11-24和25~42日龄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无显著影响(P>0.05)。(3)添加1000U/kg植酸酶不同有效磷水平饲粮对肉仔鸡21~24和39-42日龄饲粮中植酸磷和钙利用率影响显著(P<0.05),且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00,P=0.000),即饲粮中植酸磷和钙利用率随有效磷水平的下降呈上升趋势。(4)添加1000U/kg植酸酶不同有效磷水平饲粮对肉仔鸡42日龄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肉仔鸡添加1000U/kg植酸酶饲粮1~10d有效磷推荐量为0.35%。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灌注营养技术”、“动静脉差技术”等手段和方法,对不同氨基酸构成对萨能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在真胃灌注酪蛋白的基础上分两组额外添加泌乳
MyoD(Myogenic detemination gene)家族因子在骨骼肌的发育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可以激活肌肉相关基因的转录,促进肌纤维细胞的分化。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羊驼(Vicugna pacos),属哺乳纲,偶蹄目,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的安第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等高地国家。羊驼绒毛被称为软黄金,是高档纺织品原材料,同时羊驼肉、羊驼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病史进行分析,提高对异位甲状旁腺肿瘤诊治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3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分离纯化豆粕中的抗原蛋白作实验材料,研究纯化抗原蛋白的特性和体外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研究分两个实验:试验一: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分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本实验研究了国内外5个耐盐四倍体紫花苜蓿材料中苜1号、Alfanafa、AZ-90NDC-ST、AZ-Germ Salt-Ⅱ和SALADO,以及3个敏盐材料AZ-88NDC、大西洋和渭南苜蓿,共计8个材料320个个体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如下:1.从20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9个具有理想条带的位点,这9个位点中共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用0/1法和四倍体法两种方法统计了等位基因频率
我国家禽品种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受到外来引进鸡品种的冲击,导致我国地方鸡品种群体数量日益减少。对家禽遗传资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品种资源的现状和特色,为品种资源的评价、
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3种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重点对基于MapX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系统总体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
简要介绍了十里河水库流域及工程概况,分析计算了水库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并对其现状防洪能力进行了复核。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hili
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是苜蓿种子获得高产的关键。苜蓿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水、肥等都对其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对苜蓿开花结实特性和种子产量等影响较大。为探寻激素对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