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用于造纸废水回用及软化工艺的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4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工业是典型的高耗水高排放行业,随着我国对造纸企业废水排放和用水量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废水回用成为造纸企业减少废水排放量和新鲜用水量的重要手段,膜技术被认为是解决造纸行业废水回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膜污染及结垢等问题,导致水回收率低,本文将反渗透膜组合工艺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结合药剂软化法去除结垢性离子,探索了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实现了废水的高品质高回收率再利用。  首先,通过添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对造纸废水进行软化,考察了药剂加入方式和加入量对Ca2+、Mg2+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废水中钙硬度小于碱度时,只需加入氢氧化钠即可得到满意的软化效果,且废水中碱度和硬度同时降低,而对于废水中钙硬度大于碱度的情况,则需继续加入碳酸钠除钙,在碳酸钠无需过量的情况下也可达到较好的软化效果。考察了软化过程对Sr2+、Ba2+、Si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软化对Sr2+、Ba2+的去除效果与碳酸根浓度有关,虽然去除率很高,但因废水中硫酸根浓度较高,Ba2+仍有结垢可能,需添加相应阻垢剂防止硫酸钡结垢;氢氧化镁沉淀的生成可促进Si和有机物去除,但是过高的pH会导致两者去除率下降,在保证镁去除率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应控制软化pH小于11。  其次,利用膜技术进行废水处理,考察了四种型号膜(纳滤膜为DK和DL,反渗透膜为AG和SG)对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AG最适用于造纸废水处理,废水在浓缩4倍的情况下,渗透通量从29.3L/(m2·h)下降到21.9L/(m2·h),出水电导率小于160μS/cm,出水COD小于5mg/L,满足中水回用要求。采用海水淡化膜对电导率为12450μS/cm的废水进行处理,海淡膜稳定通量随TMP线性增大,在TMP为2.0MPa下,随着浓缩过程的进行,通量由44.2L/(m2·h)迅速减小到14.2L/(m2·h),出水电导率由220μS/cm增大到1179μS/cm,COD小于3mg/L,水回收率达到65%,水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最后,研究了有机物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对造纸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进行了亲疏水性分析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有机物主要为脂肪类和脂肪醚类物质,亲水物质所占比例最大;造成膜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无机盐产生的渗透压,膜污染造成的通量衰减随TMP变化不大,在低pH下,膜污染加重;造成膜不可逆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有机物与膜表面的吸附,使用质量分数为0.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并用NaOH调pH至10.5~11.0对膜进行清洗即可恢复膜通量。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有机铁磁体的研究是当今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的了解磁性的来源及其本质.同时有机铁磁体作为一种新材料有其特有的优点,因此有着广阔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芳基氟磺酸酯的快速大量合成制备方法,并利用氟磺酸酯的优良离去性能,开发了环境友好且经济的水相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方法,同时初步探索了氟磺酸酯作为离去
煤沥青(coal tar pitch,CP)是煤焦油蒸馏提取馏分后的残留物,是煤焦油加工过程中分离出的大宗产品,产率一般为焦油总量的50%~60%,其加工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对整个煤焦油加工企业至关
锂离子电池具有其它二次电池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经成为支撑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商业化石墨类负极材料的
本研究以四种名贵药用子囊菌,冬虫夏草、古尼虫草、蛹虫草和黑柄炭角菌等为材料,通过液体发酵或人工栽培,获得了它们的菌丝体及人工栽培的黑柄炭角菌和蛹虫草子实体,以DPPH清除率、还原力、螯合率以及总酚含量为指标,对它们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四种子囊菌的子实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丝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其中冬虫夏草和蛹虫草菌丝体的DPPH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