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日语言对比看汉语的外向型文化传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是储存传统的水库”(伽达默尔)。因此“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只能由使用表音文字的西方人来创造,而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人创造出的也只能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季羡林)。可是,同属东方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他们的民族语言各自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他们的语言中分别储存着怎样的民族传统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文化与文化的冲突”行将“主宰全球政治”(亨廷顿)的今天尤为重要并且迫切。为此本文以《三国演义》及其日译等为文本,对汉、日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以探讨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其一是:与汉语相较,日语注重个体内心情感表现,具内向性特点;与日语相较,汉语注重个体的外部关系、注重对事物社会评判,具外向性特点。这表现在文学上,就形成了中国的言志文学与日本的言心文学。如果能在中、英、日这一更加广阔的视野下对汉语进行语言文化学的对比研究,相信会有更多收获,而这正是本课题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在65岁以上人群高达1%。其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死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目前对内分泌激素的研究日益增多,然而报道的大多是运动与性腺激素特别是与睾酮关系的研究,而有关垂体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与运
自古以来,不管是逻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传达感情等等。但是为什么语言有这些功能,语言到底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塞尔作为一个语言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一批批境外黑社会组织就由沿海省市迅速渗透到了内地。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流氓帮派、恶势力团伙也开始了他们的“黑化”进程。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北方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节水及提高水的利用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保水剂的
针对目前太阳能路灯系统由于控制器对蓄电池保护不充分经常使蓄电池处于过放电而造成蓄电池寿命短和系统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本论文提出了采用蓄电池剩余容量(SOC)控制法的最新思
本文通过对韩城古城状元府地块的实地调研,详实记录并整理地块内历史院落与建筑的调研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历史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对
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6 个周边国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⑴研
20世纪末全球的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以致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却刚刚起步,当美国人的上网率达到44%时中国的网民数量尚未突破2000万,占中国人口的1.5%。长城宽带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些追求人格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的新型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蒲松龄关注、同情女性命运,并为女性经济独立意识的觉醒吹响了号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