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旅游环境也面临严峻挑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旅游形式迅速发展。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从经济层面展开研究,而且需要提高到哲学——伦理价值观。这要求将人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这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生态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及“恩足以及禽兽”的思想不谋而合。 本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外的生态旅游及儒家生态伦理的研究现状,要求人们从意识层面改变人们对自然界不断索取的想法。第一章介绍了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论述了儒家生态伦理和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第三部分是在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指导下的具体案例分析: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贯彻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使生态旅游首先在规划中就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案例中泰山代表“国山”和黄河代表“母亲河”,是儒家文化中将自然事物道德化的典型例子,具有代表性;并总结当前国内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教训。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作用及对生态旅游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具有一般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