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福柯式解读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克西的《飞越疯人院》自1962年发表以来不论在评论界还是大众文化界都声誉斐然。故事发生在一家精神病院,讲述了一个名叫麦克墨菲的高度个人主义的病人如何推翻精神病院毫无人性的统治。精神病院是美国60年代的缩影。小说揭露了60年代美国社会的黑暗面——政治、社会现实和精神病院的本质。因此,小说的主题在于揭示人们对权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米歇尔·福柯从边缘群体入手,探讨人的生存与自由问题。他既批判了人受奴役的现状,也探讨了如何才能使人从束缚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他详尽地论述了处于现代规训权力下的人如何被记录、被规训和被制度化。在他研究的后期,他从前期的“权力技术”转向了“自我技术”。“自我技术”,也可以称之为“生存美学”,是一整套关注自我,超越自我的实践活动,其最高宗旨是实现自由。福柯的一生都在关注现代人类的生存现状,他提倡一种更加伦理化和更加自由的生活。福柯所关注的这些现象,比如疯癫、现代规训权力、对权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在克西的《飞越疯人院》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立足于分析病人们在“科学化”和“文明化”的现代精神病院中所遭受的规训和压制,本论文试图揭示个体如何被规训成为有用的个体以及个体自由如何被现代美国权力机构无情地剥夺。与此同时,通过运用福柯的反抗理论和生存美学理论,本论文也试图分析病人们如何通过他们的反抗活动削弱大护士的统治权威,以及病人们如何通过“自我技术”逾越现代规训权力的束缚。运用福柯的理论,本文作者试图说明权力生产的主体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关注自我的“自我技术”来超越自我,转变成为伦理主体,并最终实现自由,从而成为自身真正的主人。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苏拉明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玻璃体腔内注入0.1ml0.9%氯化钠溶液和0.1ml富含血小板
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高效、准确的沟通尤为重要。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因为,沟通不仅牵涉到信息的传递方式,还涉及到信息接受者的
以往词语搭配研究多从语法角度进行,对搭配词的语义特点关注不够。基于对"开合类"单音动词与受事名词搭配的考察,提出多层面分析动名词搭配中名词语义特点的方法。该方法主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儿2例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肺炎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确诊为肺功能Ⅱ级的AE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NAC治疗组,另选健康对
目的 探讨正常非妊娠育龄女性、正常晚期妊娠及早发型子痫前期女性体内血浆蛋白(PZ)、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正常左心室中层心肌细胞(M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transientoutsidepotassiumcurrent,Ito)的离子通道的变化,了解伊布利特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纯种白兔6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