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基于要素配置效率视角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我国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山西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巨大影响。比如说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每一次经济冲击都对山西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事实上,山西作为一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与资源要素的不合理配置是其经济受外部经济冲击较大影响的关键所在。故一方面基于当前山西经济的发展形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山西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发展是山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为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此背景,从要素配置效率视角探究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为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目前理论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但大都是从三产业之间的协调性给予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经验性证明。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其一在理论研究上给予一个较为新的研究视角;其二针对山西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新思路。  本文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后发现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会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动有一定的影响且经济总量变动也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形成影响;另一方面理论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着多种定义。那么,从本文的研究视角出发并结合已有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含义的解释,给出了本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阐述。之后,采用相关指标对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化及经济波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以统计性分析,其统计结果表明从1992年至2014年山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且整体经济也表现为周期性波动。针对山西这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波动现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可有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当整体经济波动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方向是不确定的,即产业结构有可能由最初的不合理变得合理也有可能变得更加不合理。其后,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数据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上述理论结果给予经验性证明,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  在上述理论分析与经验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要素在产业间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过程探究阻碍山西经济平稳增长和形成产业结构的非合理化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绩效管控 公平竞争  责权利体系建立之后就是如何管控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任何体系的建立都比较容易,但坚持执行下去却非常困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对体系的执行都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力度。而根治这一顽疾的方法就是逐级进行绩效管控,把所有责权利的内容都尽可能归纳到绩效目标里进行考核。卡耐基说过:“没有绩效考核就没有管理”。当前绩效考核已被企业界广泛采用,它确实为实现企业目标做出了
社会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服务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分散疾病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主导产业,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直接左右各国经济的竞争力。对高技术产业R&D强度(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研究与发展强度或研发强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