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居第三[1],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素食品污染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特点是发病隐匿,不易早期诊断,等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肝癌的中晚期了,失去了有效治疗的好时间。因此,研究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对肝癌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是热休克转录因子家族(Hsf1,Hsf2,Hsf3和Hsf4)成员之一,它可以感应细胞内外生理和病理性应激刺激,激活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表达,后者通过调控细胞内蛋白折叠,介导变形蛋白降解和拮抗细胞凋亡通路而参与细胞内稳定和成活,Hsf1-热休克蛋白通路所介导的细胞保护性反应称为热休克反应。参与激活Hsf1的应激因素有热休克,过氧化,病原体感染和重金属等。近期研究发现,Hsf1在细胞癌变过程被激活,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应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小鼠Hsf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突变P53诱导的淋巴瘤,DMBA-TPA诱导的皮肤癌和DEN诱导的小鼠肝癌。这说明Hsf1对某些特定组织癌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促进肝癌的发生。Hsf1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敲除Hsf1基因表达可降低DEN-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糖代谢和促进脂肪的beta-氧化。已报道肝细胞脂肪变是诱导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Hsf1调控肝细胞中的脂代谢可能是Hsf1促使肝癌发生的机理之一。另据报道,Hsf1在多数癌瘤组织中表达升高,并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癌靶蛋白。因此,研究在癌瘤发展过程中调控Hsf1活化的分子机理和生物学功能是我们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我们的研究对寻找Hsf1抑制剂和肝癌的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的本课题的目的是揭示在肝癌发生过程中Hsf1转录调控机理。我们将应用shRNA技术沉默肝癌细胞PLC/PRF5细胞内的Hsf1,研究Hsf1对肝癌细胞生长的调控。应用免疫沉淀,GST-pulldown实验和2-DE质谱技术寻找调控Hsf1的分子信号通路。为寻找和开发Hsf1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为我国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治疗监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建立pLTH-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2.建立沉默Hsf1PLC/PRF5稳定细胞株(PLC/PRF5/shRNA);3.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WB)验证了PLC/PRF5和PLC/PRF5/shRNA细胞中差异蛋白的表达;4. MTT实验(MTT assay),平板克隆形成实验(Plate clone formation assay, PCFA),流式细胞仪实验(Flow cytometry assay,FCA)鉴别沉默Hsf1对PLC/PRF5细胞生长的抑制;5.2-DE结合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 WB)鉴别PLC/PRF5和PLC/PRF5/shRNA细胞在二维电泳中的差异表达;6.结合2-DE,考马斯亮蓝染色,硝酸银染色和蛋白质谱技术,鉴别PLC/PRF5和PLC/PRF5/shRNA细胞差异蛋白点。结果1. shRNA-Hsf1能有效地沉默Hsf1在PLC/PRF5细胞中的表达;2.沉默shRNA-Hsf1能有效抑制PLC/PRF5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克隆形成率;3.沉默shRNA-Hsf1可诱导抑癌基因Rb和P53在PLC/PRF5的表达;4.2-DE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Hsf1在PLC/PRF5细胞内被修饰。沉默Hsf1可诱导PLC/PRF5细胞差异蛋白的表达。结论1. Hsf1调控的蛋白Hsf1参与调控肝癌细胞系PLC/PRF5细胞的细胞周期,生长和细胞集落形成;2. Hsf1在PLC/PRF5细胞内调控多种蛋白的表达,这些蛋白正在鉴定中;3. Hsf1参与调控P53和Rb抑癌基因的表达。